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60500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基于移动电源变压系统手机嵌入式借电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移动电源变压系统手机嵌入式“借”电系统阜阳师范学院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快节奏便捷的生活,电子产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屮手机的作用毋庸置疑;可往往在一些紧急的时候伴随着手机的没电,往往是犹如晴天霹雳,本项目就是通过在无其他可用电源情况下手机给手机充电,从而方便人们,为大众服务。关键词:嵌入式;移动电源;变压器;基金: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已超越人际传播领域的“通话”功能,手机在信息时代中使用得越来越频繁,然而在H常生活中,手机在无充电宝等其他可用电源下急需充电
2、的现状,我们亟待于一种方式来解决;本项目就是针对这种情况下所做的研宂,完成手机给手机充电,从而方便人们的生活。1手机嵌入式“借”电系统的定义在己有便携式移动电源U1的情况下,发明设计出一种压缩嵌入手机内部的充电设备,基于移动电源的升压系统DCTODC的方式,使充当电源的手机电压升高,达到另一部手机充电时所需的电压进行充电。本项目是对国内外便携式移动电源m的研允了解进一步创新及优化,将给手机充电的数据线压缩到手机内部,方便人们在无其它移动电源的情况下手机给手机充电;这将使人们在急需充电时提供了极大地方便,该产品将会受到人们的青
3、睞。2DCTODC2.1DCTODC原理内部是先把DC直流电源转变为交流电电源AC,通常是一种自激震荡电路,所以外面需要电感等分立元件。然后在输出端再通过积分滤波,乂回到DC电源。由于产生AC电源,所以可以很轻松的进行升压跟降压。DC-DC包括boost(升压)、buck(降压)、Boost/buck(开/降压)和反相结构,具有高效率、高输出电流、低静态电流等特点,随着集成度的提高,许多新型DC-DC转换器的外围电路仅需电感和滤波电容U1。2.2DCTODC升压电路分析(1)以最基础的作为研宄分析,该种DC-DC转换器的升压
4、电路图如图1(a)所示。由图可知,该种升压电路由输出方波(脉冲)的振荡器、开关管VT、储能元件电感器L、单向导通二极管VD及储能元件电容器C组成。由于开关管工作于开关状态,可用开关s来表示,如图1(b)所示。图1下载原图(2)在转换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当振荡器输出脉冲高电平时,开关管VT导通,相当于开关闭合,其发生过程如图2所示。图2下载原图3设计微型的手机内部变压器3.1传统充电器里的变压器传统充电器里的变压器多是采用小型开关变压器。它的工作原理是:220V交流电经一只保险电阻进入四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电路经过400V2.2
5、U的滤波电容获得300V的直流电压然后经过电阻降压进入开关三极管获得初级振荡满足初级电路工作。然后经过变压器输出九伏多的交流电压进一步降压和滤波获得5伏左右的直流电压供给电池充电。配合三极管和集成电路m实行电流检测达到饱和状态的电子开关关闭使充电完成。3.2使用变压器的充放电原理进行设计微型的手机内部变压器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当原线圈(就是木来就有电的那组线圈)中的电流增人时,这个线圈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场也增强,这时,在副线圈(就是原本没有通电的那组线圈)上就要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线圈中
6、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的结果是副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原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反)。当原线圈中的电流在减小时,电流在铁芯上产生的磁场也减弱,这时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了与原线圈电流方向和同的电流,这个电流在铁芯上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线圈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如此变化下去,原线圈中由于电流的改变,就在副线圈中产生了电流。这就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m。利用其充放电的原理可以在手机里设计一个小型的内部变压器,使其能够达到手机给手机充电的目的。4数据资料与处理方法4.1数据资料来源我们即将建立的平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系统的调
7、查移动电源的相关研宄,更多更快更直接的了解使用者对于便携式移动电源的了解和评价让使用者在第一时间准确的告诉我们关于移动电源的一些情况,同时让我们知道如何来更好地改善我们的产品。小组成员通过采集多所大学的大学生以及公司的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得出大众对于我们项目的意见与看法,从而得出现在的数据采集。4.2数据处理方法5总结在完成项目后,整个立足木校园之后会推广到全省,让项目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负责人会对项0在全省的推广计划作出详细的安排,以本校作为项0实行的实验地,切实的实施项目的每一项,并反思在本校实施项目时遇到的困难以
8、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逐步向省内推广。该项目将使人们在急需充电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受到人们的青睐。参考文献[1]丁成功,王升鸿.便携式移动电源的研宄与设计[J].伺服控制,2013(04):67-69.[2]牛小玲,王军,李雷达.便携式移动电源的设计[J].实验科学与术,2015(0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