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技术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田间技术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ID:24858394

大小:112.17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1-15

田间技术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1页
田间技术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2页
田间技术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3页
田间技术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4页
田间技术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间技术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实践二之相关理论----旱薄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旱薄地小麦产量不高的主要表现是苗弱、穗少,原因有四:(1)旱(缺水);(2)薄(地薄);(3)晚(因茬口或墒情限制而播种晚)(4)粗(种植管理粗放)。为提高旱薄地小麦产量,必须从改造四个限制因素入手,采取以下措施。(一)旱:精耕细作,蓄水保墒1.调整茬口山东省小麦生育期内降水只有200mm左右,若按耗水系数1640计,产量水平不足100kg/667m2。[200/10×(667×10000)÷1640]÷1000=81.34因此,要提高产量需求

2、助于上茬在土壤中蓄存的水分。由于一年二作耗水量大,土壤中蓄存的水分少,无法满足小麦丰产对水分的需要,故旱地麦田应改一年二作为二年三作,利用单季作物纳雨蓄墒,是解决小麦当季降水不足、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可行之路。2.深耕细耙为增强纳雨蓄墒效果,尽量做到在单季作物播种前进行深耕,最好按排在冬闲季节,要求打破犁底层,逐年加深耕作层,更好地接纳雨水。单季作物收获后及早灭茬,浅犁早耙,遇雨再耙,并要求耙透、耙细、耢平,减少蒸发。3.沟播沟播能挡风、积雪、防冻、抗旱,并利于集中施肥。沟播的规格各地有所不同,莱阳

3、市推广的小沟麦,一般沟距45cm左右,沟深10cm,沟宽17cm左右,背宽28cm左右,每沟播2行小麦,麦收前10~30天在垄背上套种花生或玉米。文登市推广的大沟麦,一般垄背宽67cm左右,沟宽54cm左右,垅背可高些,每沟播3行小麦,麦收前15天左右在垄背上套种2行玉米或麦收前30~35天套种2行花生。可用沟播机播种,使开沟、集中施肥、深播浅盖、镇压等四道工序一气呵成,既有利于抢墒保全苗,又显著提高了工效。4.镇压、划锄36旱地小麦播种后,一般需要镇压以提墒保苗。山东省冬春雨雪稀少,土壤水分常以

4、株间蒸发的形式大量损耗。为减少蒸发,应根据气候和小麦生长情况,在初冬镇压、早春划锄或先压后锄,以加强保墒。5.选用抗旱品种抗旱品种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内在因素。(二)薄:施足基肥,培肥地力1.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料是培肥地力的根本措施,应积极提倡广开肥源、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尚可实行集中施肥。一般来说,适当增施无机肥料,不仅可提高当季小麦产量,还会产生大量根茬、秸秆等有机物质,既可促进畜牧业发展,又可用于还田。所以,在旱薄地小麦生产的起步阶段,以无机换有机是可行的。2.氮磷配合,重

5、施基肥在增施化肥时,要特别注意氮、磷的合理配合。一般由低产变中产阶段,磷(P205)氮(N)比值应掌握在0.6~1之间;由中产变高产阶段,可降为0.5~0.8。氮肥的用量按100kg小麦产量需氮量及其当季利用率来考虑,一般每增产100kg籽粒需增施纯氮4~5kg;再根据磷、氮比值来推算,确定磷肥用量。产量水平较高时,亦应相应使用钾肥。由于旱地小麦受降水所限,生育期间适时追肥甚难,因此,氮、磷化肥全部用作基肥效果较好。如果基氮未施足,只能利用早春返浆期借墒追施,而磷肥、钾肥则必须作基肥施用。3.巧施

6、种肥种肥是指播种时施于种子附近的肥料,不烧种子的肥料可以与种子同施,可能烧种子的肥料则要肥种隔离。施用种肥是促进旱薄地小麦分蘖、生根、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故应从基施氮肥中留出一定数量作种肥。如果土壤旱而不薄,且基肥充足,则不必用种肥。4.选用耐瘠品种耐瘠品种是薄地小麦增产的内在因素。抗旱耐瘠品种,如:昌乐5号、山农587、桓群4号、科红1号、太原633等,可因地制宜选用。(三)晚:适时早播,培育壮苗旱薄地肥力差、蓄墒少,只有适时、适墒早播,才能争得较多的冬前积温而发育成壮苗。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

7、8~20℃时即可播种,半冬性品种适当推迟,亦比一般麦田略早。如播种时墒情较差,可适当加大播深,实行深播浅盖,覆土厚度仍以3~5cm为宜。36(四)粗:精种细管,建立丰产、低耗的群体结构旱薄地麦田群体不宜过大,基本苗、总茎蘖、成穗数均不能太多。若冬前旺长、群体过大、过度消耗土壤水分和养分,至翌春干旱时水肥接济不上,长势每况愈下,导致成穗率低、穗部性状差,严重影响产量。一般来说,旱薄地适时播种的小麦,基本苗以100k~150k/667m2为宜;播种偏晚,基本苗可达到150k~200k/667m2;晚茬

8、麦基本苗最多可增至250k/667m2。冬前总茎蘖数以400k~600k/667m2为宜。穗数200k~300k/667m2比较适宜,一般为冬前总茎数的40%~50%。教学实践三之相关理论-- 花生种植管理技术花生为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一般为110—180天,其中:早熟品种<130天;中熟品种130—160天;晚熟品种>160天。按按照花生的综合性状,我国花生可分为四大类型,以普通型和珍珠豆型为主。1.普通型:习称大花生。(1)荚果较长粗,果壳较厚,网纹平滑,多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