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51845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略谈广宁县建筑设计室【摘要】地震火害(earthquakedisaster)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大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稳定性来说有着深刻的影响。设计师应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针对建筑的抗震能力来完成平面设计图或者施工场地的只体设计工作等,确保建筑能够-A有抗震性能。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简要分析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以期能够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影响下的安全性,充分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
2、抗震;分析;生命安全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等带来严重威胁,与此同时还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1]。地震灾害的发生对建筑结构所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建筑物大多釆用水泥、钢筋建造而成,再加上人们对地震基础知识的不了解,最终导致较大的破坏情况出现。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处于地震灾害多发地段,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势必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已经成为了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基于此,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工程师必须要考虑的
3、一项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添加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木身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于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也具有更强大的抵抗力作用,充分保证建筑结构内部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木身的不同内容而细致的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与此同时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木原则来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1.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地震灾害是一种较为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与此同时也是都建筑工程结构伤害最大
4、的一种灾害。现阶段的相关研究来看,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己经逐渐成为困扰众多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的主要难题。例如,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此次地震造成196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损坏的建筑物多达85.5%以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脚步加快,诸多国家以及城市的高层建筑物呈现逐年增多发展趋势。城市的发展使得人口和财富等均集中在一个区域内,一旦该地段区域发生自然灾害,但是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手段无法完全准确的预测地震的时间以及地点等,一旦没有采取及吋的抗震策略势必
5、会给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针对地震此种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全世界尤其是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家在建筑设计方面有很深刻地研究,对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原则为:其一,小震不破坏建筑而机构;其二,中震建筑可加固;其三,大震建筑不倒。上述抗震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但是,在发生轻微不严重的地震灾害吋,部分建筑物结构出现功能丧失现象。另外一方面来看,由于建筑内的技术装备以及装饰费用等超过建筑结构本身所使用的费用造成经济的人量损失,因此不难看出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具冇非常重
6、要的价值[3]。1.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2.1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在设计建筑结构吋首先需要考虑选址问题,此项工作是做好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工作[4】。建筑结构工作人员应该尽最大努力选择平坦且开阔的场地,与此同吋保证建筑结构的硬度与密度能够满足荷载承重要求。在选择建筑场地吋应该避免在软土地段以及河岸边缘区域等进行设计相关建筑物,主要原因是因为上述场地的土质不够密实,无法很好的抗住地震灾害,因此出现土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尽量避免将建筑物场地选择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冇效避免地震灾
7、害给建筑结构所造成的伤害,广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2.2地震作用组合不用考虑风荷载现阶段抗震设计规范中有相关规定指出,在进行结构构件的地震租用效应组合时,风荷载所起到的控制作用建筑应该将风荷载效应考虑进去,但是是否参与组合的原则应该由两种效应是否可能同吋发生的几率来决定。建筑物一般遇上百年一遇的地震又遭遇更强大的地震概率较小,因此在进行结构构件地震作用时可以先不考虑风荷载效应组合效果。另外,抗震设计原则与结构抗风冇着很人的区别。事实上,建筑物在迎风面积上较大方向为风荷载控制方向,苏建筑物的迎风面积也比较大,按照相
8、关规范要求不难看出,建筑物的一个方向需要组合风荷载效应,另外一个方面却不需要。由于抗震设计原则与结构抗风原则不尽相同,但是建筑物可能受到强震与强风的双重袭击,因此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抗震以及抗风要求,再采用多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完成构件的截面设计,最后与结构抗风设计结果进行比较,最终满足抗风与抗震的双重要求[5]。2.3抗震结构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抗震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