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

ID:24848551

大小:6.09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18-11-14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_第1页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_第2页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_第3页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_第4页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建筑史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本章要点原始社会建筑奴隶社会建筑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封建社会后期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缓慢的,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地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奴隶社会,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这时,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初步形成,并在后期出现了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独特的体系,不论在城

2、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等方面,还是在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方面,其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的岩洞。天然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巢居这一原始居住形式,地势高亢地区则营造穴居。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千计。其中代表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最早

3、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这一实例说明当时长江下游一带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高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形式。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为的窑洞式住宅。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也有在同一地区,竖穴、半穴居和地面建筑有先后交替出现的现象。黄河流域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时期,氏族已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当时的原始村落多选择河流

4、两岸的台地作为基址,这种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到了仰韶文化末期,出现了柱子排列整齐,木构架和外墙分工明确,建筑面积达150平方米的实例,表明木架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套间布置也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在建筑技术方面,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凡人白灰地面层,使地面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祭坛和神庙这两种祭祀建筑也在各地原始文化社会遗存中被发现。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境内,这是一座建于山丘顶部的、有多重空间组合的神庙。神庙的房屋,是在基址上开挖成平坦的室内地面后再用

5、木骨泥墙的构筑方法建造壁体和屋盖。神庙的室内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彩画是在压平后经过烧烤的泥面上用红和白色描绘的几何图案,线脚的做法是在泥面上做成凸出的扁平线或半圆线。这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发现,表明原始社会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另一方面,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城市也逐步孕育萌生。奴隶社会建筑 (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发现了大型宫殿和中小型建筑数十座。其中一号宫殿最大,其夯土台残高约80公分,夯土台上有面阔8间的殿堂一座,周围有

6、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二里头的另一座殿堂遗址中,可以看出更为规整的庭院式建筑群,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商代青铜工艺已达到相当纯熟程度,手工业专业化分工已很明显。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劳动的集中,使建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西周时期,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在城市规模上,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城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五分之一,小的九分之一。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西周代表性建筑遗址是陕

7、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这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和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门、堂、室的二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城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遗址下设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已采用瓦。这组建筑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制瓦技术是从陶器制作发展而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