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

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

ID:24836886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_第1页
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_第2页
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_第3页
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_第4页
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战略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正确地解决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及其政策问题。我国目前人口结构虽然有合理的一面,但潜在问题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形成。为了使我国人口结构不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战略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正确地解决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及其政策问题。我国目前人口结构虽然有合理的一面,但潜在问题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形成。为了使我国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应适当调整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键词和谐社会人口政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我国人口问题。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

2、一定成果,但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说明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从和谐社会的视角简要分析我国人口结构及其政策的合理性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一、和谐社会的内涵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重大战略之一,那么,有必要了解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谐的含义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流派当中存在不同的含义,但其共识是有的。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精髓集中在儒家学说,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也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相同、同一或没有差异,而是指事物的多样存在及其有机统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的新观点,是党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与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新思想,也是党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并对之进行深化与实践的结果。有的学者认为和谐社会的内涵广泛,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社会内部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但是,就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来看,它应当有自己特有的内涵。在提到“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部分已提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容,在“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部分也提到了“求同存异地处理国际事务”的内容。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不应与其他部分交叉、重复,应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即特指我国社会内部的社会关系。同时,《决定》在第七部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4、会的能力”中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里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是对“和谐”社会特征的高度抽象,是有针对性的,即针对我国人民的内部关系而言的。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应当包括四方面: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激发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创造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能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5、谐社会的任务,包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它可以引伸出两点内容,一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二是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引导人民群众以法律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与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C、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决定》指出,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这表明稳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和睦相处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要的,但竞争离开不合作。竞争是

6、提高效率的手段或方式,而不是目的。如果竞争不当或走向不利稳定的道路,必然会造成人性沦丧,道德败坏。可见,和谐社会应当是我国所特有的充满创造力、利益协调、安定有序与和睦相处的社会。二、我国的人口结构及当前的政策经过长期有效的计划生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增长的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到2005年底,全国总人口(指大陆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口,下同)为130756亿(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2月28日发布《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结构已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1、少年儿童比例逐年下降。截止2000年11月1日止,我国0~14岁的人口为28919万人

7、,占总人口的22.89%。同1990年相比,已下降了4.8%,10年间年均递减0.48%,远快于世界平均水平。2、老年人口比例升高幅度快。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20%以上,某些地方(如上海)老人的比例近1/4到1/3,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平均水平。3、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升高。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递增1000万人以上,这造成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不断升高。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从积极方面(也是主要方面)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