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ID:24816446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1页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2页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3页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4页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蒋超梅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探究肠梗阻病因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16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将扫描后所得数据送到相关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处理,以便获取CPR图像、兴趣区MPR图像及STS-MIP图像,从而对肠梗阻病因作出诊断,并同手术及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6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后,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高达90.70%,其中有78例肠道外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7.20%,有100

2、例肠道本身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2.00%,有38例肠腔内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70%。以上三个方面的诊断符合率采用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肠梗阻病因诊断而言,采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诊断,有着十分理想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jyqkg/mL)或碘佛醇(300mg/mL)以3.0mL/s的流率从肘前静脉注入,总共剂量为80mL;分别在25~30、60~65s获取动脉期、平衡期的增强图像,将层厚设置为1mm,螺距则设置为1.375,而准直器的宽度设置为64×0.525;叮嘱患者在平静呼吸下屏气,一

3、次将扫描完成,扫描的范围应从隔顶到耻骨联合下缘[2]。扫描完成后,将获得的数据传输到相关工作站中,工作站则对这些数据及图像行后重建处理,以便获取CPR(曲面重组)图像、兴趣区MPR图像及STS-MIP(滑动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图像。1.2.2图像分析经过多平面重组后得到相关图像,这些图像皆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阅片与分析,并对肠梗阻病因进行诊断,若有意见分歧则进一步协商直到达成一致。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行t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6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

4、后,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高达90.70%,具体的病因诊断分析如下。2.1肠道本身病变本次研究有肠道本身病变性梗阻患者100例,诊断符合率为92.00%(92/100),其中包括肿瘤74例、血肿2例、感染性病变20例及Crohn病4例。74例肿瘤中,肠道原发或者继发性肿瘤70例,诊断显示肠壁的增厚,而管腔比较狭窄,局部可见软组织肿块的形成(见图1),剩余4例因为肿块过小故而漏诊;十二指肠肠壁血肿造成的肠梗阻2例,诊断显示管壁增厚而密度增高;感染性病变造成的肠梗阻20例,诊断显示肠壁水肿且管腔狭窄;Crohn病4例导致的肠梗阻是经过病理证实的,诊断检查并未发现,

5、病理诊断显示肠管壁增厚且狭窄,同时出现不均匀强化。2.2肠腔内病变本次研究有38例肠腔内病变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4.70%(36/38),包括23例粪石患者、10例胆结石患者及5例异物患者。23例粪石患者中,CT确诊21例,可见梗阻移行带内混杂有高密度影,呈现一种“筛孔样”,同时含有少量的气体;10例胆结石患者诊断显示为梗阻移行带内可见圆形较高密度影,而原胆囊结石消失,胆囊出现空虚,而胆管内有少量的气体(详见图1a与1b所示);5例异物患者中,经CT诊断显示不同异物显示不同程度梗阻,而且阴性异物很难发现。2.3肠道外病变本次研究有78例肠道外病变患者,诊断

6、符合率87.20%(68/78),包括20例粘连患者、10例肠外肿瘤患者、4例腹茧症患者、17例腹内外疝患者、11例肠系膜动/静脉病变患者、12例肠扭转患者、4例原发性肠套叠患者。20例粘连患者,CT诊断发现16例,剩余4例未发现;10例肠外肿瘤患者,诊断显示压迫推压肠管导致了肠腔变窄;4例腹茧症患者,诊断显示周围纤维包括部分或者全部小肠;17例腹内外疝患者诊断可见腹股沟疝嵌顿(图3)。11例肠系膜动、静脉病变患者,其中可见10例患者血管内充盈缺损;12例肠扭转患者,诊断均能发现旋转中心呈“漩涡征”(图4);4例原发性肠套叠患者,诊断显示在垂直套叠处的肠管

7、图像呈现一种“同心圆征”。3讨论为了制定出更为有效与合理的肠梗阻治疗方案,那么就应明确作出肠梗阻病因诊断[3]。近几年,16层与64层螺旋CT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迅速的成像技术在胃肠道的诊断中应用优势越来越明显[4]。本文就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显示其有着很高的诊断价值,总计研究216例肠梗阻患者,经过诊断后显示: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高达90.70%,其中有78例肠道外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7.20%,有100例肠道本身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2.00%,有38例肠腔内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70%。可见,本次研究诊断符合

8、率高达90%以上,值得推广及应用。就目前来看,我院已经将多层螺旋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