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表现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表现

ID:24805489

大小:4.83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8-11-15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表现_第1页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表现_第2页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表现_第3页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表现_第4页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表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一、多样化的表现风格二、个性化和大众化的特征三、新型的动画传播途径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电影:无声——有声;黑白——彩色;胶片——数字化絮语:数字电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数字后期制作从过去单纯地运用数字特技逐步转化为将其与传统摄制、传统特技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数字中间片(DigitalIntrmediate,或简称DI)絮语:1999年5月美国出现首批数字电影院。数字电影第一次正式亮相:1999年6月18日,美国的2家影院采用全数字技术上映《星球大战前传:魅影危机》。1999年末,《玩具总动员2》首映,标志着数字电影被推崇和认可。2000年后,数字电影进入

2、欧洲和日本。数字化电影首次走进大型国际电影节——法国第55届戛纳电影节。国内数字电影在90年代也开始尝试。一、数字电影的定义“数字电影是以数字方式制作、传输和放映的,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象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什么是数字电影“数字电影是指使用数字电影机拍摄、数字放映机放映的活动数字影像。如果涉及活动影像数字化,则还包括利用数字化设备将传统胶片转为数字方式和专门制作数字影像并与传统光学影像合成等。”——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数字电影(digitalfilm)或者叫数字电影

3、院(digitaltheater)在影片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中都采用了数字技术。”——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数字电影的优势1、技术优势--非线性编辑2、发行优势3、放映优势二、计算机图像与数字电影1、电影的数字特技“CG”,即电脑图形图像(computergraph)《终结者Ⅱ》(1991年)詹姆斯·卡梅隆《侏罗纪公园》(1993年)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阿甘正传》(1994年)《泰坦尼克号》(1997年)《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1999年)乔治·卢卡斯《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真人与卡通角色巧妙的融会到一起《深渊》(1989)詹姆斯·卡梅隆标志着以计算机图像特技为代表的数字电影时代的开

4、始《泰坦尼克号》借助模型和数字特技合成的冰海沉船的经常一幕三、数字电影的美学数字技术和电影业的联姻1、注重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2、注重看不见的特效,像《泰坦尼克号》3、成为影片中不可替代的表现手段4、由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介入开始全方位走向电影制作领域未来的电影发展逐渐脱离电影的“现实性”本性,电影的“绝对现实主义”受到挑战。四、数字3D立体电影“带上眼镜就立刻进入了另一个通话世界,强烈的感受!一切都是在眼边,仿佛唾手可得,一个个好玩的动物,一个个梦幻般的世界……”数字3D技术数字4D技术五、数字电影的观影模式流媒体(网络媒体格式)在线实时点播家庭影院等离子体和液晶电视手机视频自主权和

5、选择权2.6虚拟交互艺术的美学娱乐、游戏与交互体验新材料、新媒体与艺术1、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价值观(1)匿名性特点容易形成现实与虚拟社会的人格扭曲,形成网瘾等心理问题(2)网络信息获取快捷,使用不当会影响人们的艺术创作、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大量的混杂信息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挑战2.7数字媒体双刃剑2、电子游戏与虚拟空间3、科技进步和人文关怀如:将传统美德“入游戏”,对玩家的引导与对社会的责任感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手法--解构、拼贴与后现代鲍德里亚:虚拟和仿像的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与数字化艺术媒体化电脑虚拟空间符号化社会创造拼贴合成解构重构设计数字复制大众流行文化作品真实性消失现实与

6、虚拟融合商业与艺术联姻可编辑作者缺失游戏化碎片化解构与重组网络…法国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1929~2007)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启蒙时代范畴。用一句话来概括后现代主义,就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修饰或装饰性的效果。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

7、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后现代就是超越现代思维的局限,就是超越分析的、线性的、机械的思维,走向整合的思维。这就是麦克卢汉最重要的遗产,吾人当珍视之。何道宽教授,《理解媒介》中译者数字媒体发展艺术的历史进程……从真实到虚拟从科幻到奇观从简单到丰富从技术到风格从再现到表现从观摩到交互森村泰昌《晚钟》米勒《晚钟》当代艺术,在新的文化境遇下,依据解构主义哲学、符号学等后现代主义哲学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