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

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

ID:2478468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_第1页
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_第2页
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_第3页
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白海花,王灵战,吴柒柱【关键词】蒙药珍珠丸;,,电离辐射;,.freelphocyteAbstract:ObjectiveTofurthermakeclearthepharmacodynamicmechanismofMongolianmedicinePearlPillbystudyingitsdepressanteffectontheionizing-radiation-inducedmicronuclearratesof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i

2、nvitroculture.Methods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irco-bloodculturesolutionandthencollected.Theculturedlymphocytesedicine-addedgroup.ResultsThedifferenceofmicronuclearratesbeticronuclearratesbetedicine-addedandnon-medicinegroupicronuclearrates,andMongolianmedicinePear

3、lPillisabletodecreasemicronuclearrate.KeyedicinePearlPill;Ionisingradiation;Micronuclearrate蒙药珍珠丸异名称如意至宝丸、额尔德尼乌日勒。由石膏、诃子、方海、沉香、地锦草、黑苣胜、栀子、肉豆蔻、肉桂、丁香、海金沙、荜茇、决明草、苘麻子、土木香、降香、白苣胜、川楝子、红花、草果仁、白芸香、木香、白檀香、麝香、珍珠、苏格木勒、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等29味组成[1]。主要有清热、安神、舒筋活络、除“协日乌素”等功效[2]。本实验以电离辐射

4、造成的细胞微核为指标,检测蒙药珍珠丸对外周血淋巴微核率抑制作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外周静脉血取自正常供血者,肝素抗凝;蒙药珍珠丸由内蒙古附属医院提供。小牛血清、1640培养液、秋水仙素等试剂购自沈阳市化学试剂公司。1.2方法1.2.1药液的制备取珍珠丸刮去包衣层,称取5g加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过滤,沉渣加水同法煎煮,过滤,合并过滤,浓缩成0.1g/ml生药[3],高压灭菌(8磅,10min)。1.2.2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加药组。按照实验分组要求分别将0.2ml外周血接种于含有2

5、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置隔水式培养箱里37℃培养40h,加入细胞松弛素B(每瓶加入0.3ml稀释后的CB,终浓度为6μg/ml),再继续培养30h。常规收获细胞、制片。Giemsa染色。1.2.3镜检计数低倍镜下观察到淋巴细胞,核紫色深染、胞浆淡紫色,多数为双核。微核位于胞浆中,大小约为淋巴细胞核的1/20~1/5。每组计数100个双核细胞,同时记录微核细胞数,多个微核的双核细胞按一个有微核细胞计数。1.2.4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的计算及统计学分析微核率=微核数/观察双核细胞数×1000%。微核细胞率=含微

6、核的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0%。2结果对照组和照射组相比较,照射组微核出现率明显升高,加入蒙药珍珠丸后抑制微核及微核细胞出现率见表1。表2镜检计数与统计结果(略)3结论对照组与照射组相比,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1)。显示射线具有很强的诱发微核产生的作用。电离辐射可以在细胞周期的所有阶段诱发染色体畸变,它可以直接打断DNA,导致染色体断裂,也可以通过间接作用,如电离水分子,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于DNA形成碱基类似物,从而导致碱基置换[4]。培养液中加蒙药珍珠丸组与不加蒙药珍珠丸组相比,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

7、显著降低(P<0.001),表明蒙药珍珠丸有明显抑制微核及微核细胞产生。这有可能是以下机制导致①预防DNA损伤:蒙药珍珠丸是蒙医名贵方剂,出自《密决增补篇》。有可能预防DNA损伤作用;②DNA损伤的修复:在生理条件下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涉及一系列催化反应[5]。蒙药珍珠丸降低微核率可能通过DNA修复体系,修复酶类的数量或活性的直接或间接调空而实现。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