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8219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科学时报我国地下水质趋向恶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时报我国地下水质趋向恶化
2、第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由于其水质良好、分布广泛、变化稳定以及宜于开发利用等优点,成为人类理想的供水水源。2002年~2004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项目首次对我国广大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质量进行系统全面地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情况不容乐观。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了此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初步成果。先天禀赋不足据介绍,此次地下水水质评价分为综合评价和污染评价两类。综合评价是在对17项
3、参评项目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水质综合类别。污染评价是在去除了主要受天然水化学因素影响的项目后,用人为污染指标评价出来的地下水受到人类污染的情况和程度。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的平原区面积中,Ⅰ类和Ⅱ类水质面积仅为5%,Ⅲ类区面积占评价面积的35.3%,而Ⅰ类、Ⅱ类、Ⅲ类水为水质良好。Ⅳ类、Ⅴ类区面积占总评价区面积的59.8%。在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大、人口密集,地表水污染严重和地下水天然水质较差地区,如太湖流域等地区Ⅳ类、Ⅴ类地下水面积占评价区面积的比例达91.4%。因此,从地
4、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全国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上是十分严峻的,有60%左右的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属于Ⅳ类、Ⅴ类。我国地下水水质先天不足,统计表明,即使没有人为污染因素,我国平原区地下水的天然水质也不全是良好的,有很大一部分地下水天然条件下也是劣质的。从空间分布来看,华北深层承压水的氟超标比较突出,有41%的监测井氟浓度超标。东北平原的铁、锰、氟分布也很广泛,严重地影响到了水质;辽河平原监测井中63%的地下水铁浓度超标。矿化度大于2g/L的地下水水质较差,难以直接利用。调查发现,全国高矿化度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干
5、旱的内陆地区、海河、淮河和黄河区,其矿化度大于2g/L的面积约为1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该类面积的95.1%。我国地下水总硬度呈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南方水软,北方水硬。我国西北的地下水主要是矿化度和总硬度超标比较突出。污染严重趋向恶化为了解地下水的污染情况,研究人员选择了9项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的指标进行评价,这些指标包括: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氮、挥发酚、镉、铬、总大肠菌群和砷等。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平原区约有24.8%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面积达49.6万平方公里,其中Ⅳ类轻污染
6、区占12.4%,Ⅴ类重污染区占12.5%;其中以长江太湖流域、淮河、辽河、海河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强烈的平原区最为严重,合计占全国污染面积的44.6%。研究发现,地下水污染原因和污染途径不尽相同。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种分类。我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排序为,氨氮、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挥发酚等;从全国来看,“三氮”超标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我国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农业生产的污染,氮污染已经成为最突出的水质问题。在“三氮”类污染因子中,氨氮属于地下水系统的新污染物,
7、尚未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氮,因此,氨氮超标率排列首位说明目前我国平原地区地下水每年还在不断接纳新的污染物。地下水与地表水污染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在地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地下水水质污染范围也比较大,因此防治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地表水污染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从总体污染评价来看,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势十分严峻,尤其是东部人口密集的平原区,地下水污染已经开始呈现大面积蔓延趋势。根据对平原区425个地下水水质代表监测井1980~2000年的水质变化情况分析,我国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呈明显恶化趋势。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等主要人
8、为污染因子均呈显著的增加态势,其中氨氮恶化趋势在北方地区最为突出,尤其是在辽河、淮河和海河地区。本次评价还调查了91个地下水水源地的有毒有机污染情况,其中有18个水源地超标,水源地合格率为80.22%。初步调查显示,我国地下水水源地有毒有机污染是存在的,由于这类污染的危害性较大,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合理配置水资源有关专家认为,地下水污染治理难度大,投入高,要以预防为主,采取系统全面的措施,抑制地下水水质的恶化趋势。首先,要加强地下水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制定地下水专项规划,保护流域内的地下水资源。逐步做到地
9、下水依照补给量控制开采,做到采补平衡,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二要加强地下水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制定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规划,建立统一的地下水水位、水量和水质以及地面变形的监测网站,及时掌握和预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另外,还要科学利用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循环转化以及地下水运动缓慢的特点,充分积蓄天然降水,多渠道回灌补给地下水。三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