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

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

ID:24780184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5

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_第1页
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_第2页
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_第3页
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_第4页
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帮扶转化“问题学生”案例研究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大多教师把精力放在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身上,对“问题学生”缺乏信心,甚至采取放弃的态度,缺少对“问题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相应的对策研究。在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关注的今天,面对就业的社会压力,从教育公平角度来考虑“问题学生”群体的教育现状和相应的教育策略,是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不可忽视的现状和问题。对“问题学生”的提法,至今还有很多争论,因此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晓春老师认为: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是问题

2、学生,而问题学生一般不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我个人多年的教育实践认识,“问题学生”是拥有正常的智商,但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与大部分学生相比表现出的过度、不足,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会阻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相对集中,问题行为较为突出,要促其转化并非易事。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帮扶转化“问题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从帮扶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帮助问题学生改正

3、不足,健康成长进行分析,并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案例:李某,男17岁,中专一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家庭情况:两口之家。2001年,小学四年级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目不识丁,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靠打临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家庭贫困。主要优点是:同学中的人缘较好,在接受帮扶前无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行为,有继续学习,逐步改正缺点的愿望。主要问题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经常表现纪律观念淡薄,守纪意识差,学习动力不足,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作业不做,成绩差,文明礼仪差,不会主动给长辈、老师打招呼,吸烟成瘾,经常外出上网,用钱无计划,频繁在学校小卖部消费,用钱远远超过一般同学

4、,有时不服老师管教,听不进老师、家长的批评甚至顶撞,不肯踏实努力做事。入学不久,因夜不归宿,翻墙外出上网受学校处分。甚至在老师带队外出实习期间,因不守厂规、吃不了苦而提前退出实习。2008年3月该生被确定为“问题学生”,2008年4月我和学校签订了帮扶转化李某的目标责任书。1.通过调查分析“问题”成因,做到胸中有数1.1 早期的家庭教育不当,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导致行为偏差。该生是独生子,父母是文盲,小时候父母对他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加之母亲早逝,父亲更加溺爱,可谓是穷汉养娇子,使他从小滋长依赖、懒惰、孤僻、自卑、不求上进,说话做事随心所欲的个性。1.2 从小

5、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差。该生的小学就在本村就读,由于父母没有教育引导的能力,放任自流,从小学开始时就养成不爱读书的习惯,曾因学习成绩差而留级,留级后仍然没有改变,特别是其母亲去世后,父亲也没能力管他,小学老师对其失去信心。投亲到县城上初中后,一年级还强免跟得上学习,也能遵守学校纪律,到初二时就经常旷课到营业性电脑网吧玩乐,本来就很不好的成绩一降再降,导致中考时只考了300多分,与读普通高中无缘,在无奈之下才选择读中专。1.3 自身因素。据他父亲说,他从小就性格内向,进入小学后,有问题不敢问老师,甚至老师主动问他也不回答,久而久之,形成学习习惯差,纪

6、律观念淡薄,父母也不知道要怎样教育,所以就放任自流。2.对症下药,进行帮扶转化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然后结合中医理论刨根问底,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出药方治病救人。我也借用这一原理来对症下药,进行帮扶转化。从李某确定为“问题学生”并由我对其帮扶转化开始,我主动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他接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这是对他进行问题矫正的前提条件。只有让学生“信其人”,才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在经过“望、闻、问、切”进行调查分析帮扶转化对象基本情况及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帮扶“问题学生”转化

7、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主要包括:帮扶转化的理念;帮扶转化的主要措施等。2.1 确立帮扶转化理念——等待“问题学生”成长。现代教育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情形也是这样,在一些方面表现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另一些方面又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优势来,没有哪个学生在这几个方面都是表现很优秀的(或很薄弱的)。成功的教育就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到学生的优势成长潜质,并不断挖掘、培育,直至看到他们的成功,这实质上是促进了学生有个性

8、的成长发展。我们处理“问题学生”,面对的应当是他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