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67910
大小:70.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时间统计法》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时间统计法不仅仅是记录时间的流向,还包含了精力管理,计划管理。 个人感觉里面很多理念和gtd也有类似相通之处。 很多人有对金钱记账的习惯,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偶感觉时间尤其值得去记录。因为金钱没了,浪费了,还可以再赚,但时间没了,那可是再也回不来了。 一、产生原因 柳比歇夫在年轻时(一九一八年),已经提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他善于统计,通过计算得知,为达到目标,需要比常人或现在的自己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他开始找寻方法。 二、过程 他是逐步完善他的时间统计法的。 开始,他只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下脚料,但后来时间下脚料越利用越少,
2、而时间需求越来越大。 于是他不断完善自己的时间统计法。 他通过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考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 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之路。 最终,他形成了一套集时间记录,总结,计划于一体的系统化工作方法。这个方法包括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对于精力,他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精力旺盛和低迷的不同状态去安排计划,安排事情。 对于时间,他计算出一天可以用于工作的纯时间,用于去完成达到自己的目标。 时间统计法成为了他生活的框架。 他在回答自
3、己朋友的质疑时,回答:我习惯了这种方法,没有它,我什么也干不了。 (个人认识:胜间和代的书中,多次提到,要有自己的框架,我理解的是应该有自己的系统,柳比歇夫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形成了自己的框架。) 三、达到的效果 1.柳比歇夫一生无数的成就。 2.获得了大量的时间。确切的说是大量的时间去做达到目标的事。首先是很强的时间观念,让他不浪费时间到无意义的事上,再是做的计划,使柳比歇夫尽可能的不偏离自己的计划轨道。 3.身体虽不好,但长寿,一生基本健康。因为他是根据自己的身体规律去工作,投入和产出达到了一定的平衡。他睡眠时间很长,有十个小时;他累了就去休息。这些对身体的
4、投入,保证了他产出时需要的精力。 4.证明,如果把才能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 5.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变化,看书的数量,各种类的比重,时间的具体流向。 6.对自己的做事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为做计划时提供很好的参考。比如通过统计总结出自己看一本书需要3个小时,那么在计划时,就将预算中拿出3小时归这本书。 四、时间统计法介绍 他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对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每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 1..1每天记录,什么都记下起讫时间,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都记下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误差不超过5分钟。 不断看表,无休无止的进行自我
5、工时标定。(建议想进行时间记录的朋友,买个便宜实惠的手表带下。毕竟看表比看手机方便多了。看表只需要一抬手腕,看手机需要从兜里掏出来,有时侯还要翻好几个兜。人很多时候会因为偷那么一点点懒而不去做一些事情,当然也包括看表了。) 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的到时间的流逝 小结所用的时间也记录。他的每篇论文都有时间成本。(看到有些朋友在用一小时一记录自己时间流向的方法,个人感觉那和时间统计法提倡的稍有出入。应该还是像柳比歇夫那样,什么都记下起讫时间为好) (开始很容易忘记去进行时间记录。这里提供个我觉得可行的方法进行参考。忘记记录
6、时间,应该是没有那个习惯。通过每天的不断提醒,让大脑形成下意识的反应,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第一次提醒。我是每天早上记录晨间日记的,用的台湾人那个软件,morningdiary,软件开始有个界面,我上面写了些自己想养成的习惯,每天看一下,设想下什么情况会用到这种情况。这是用到了一个心理建设的作用,就类似运动员在训练时,不断设想自己是在正式的比赛那样子。里面其中一条就是记录时间的具体流向。 第二次提醒。晨间日记里我设了个成功日志,每天记录五件成功的事,里面记上一笔自己记录了时间。一是对自己肯定,二是又在潜意识里重复强调了下记录时间) 1.2他的日记很简短,只记和自己工作或自身相关的事。
7、国家大事在上面基本没有反应。--记录所用语句很短,只记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尽量少的句子记下做过的事。比如:10:00-10:20,阅读《奇特的一生》。还有就是记录工具便于携带,便于记录的问题。我目前是用一张A4纸进行记录) 每天临睡前进行时间统计。计算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了,花了多少。最后算出基本消耗时间。每天合计第一类的工作时间。(他每天的统计,结算,详细到了无情的地步,什么也不隐瞒,什么也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