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十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ID:24765773

大小:11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6

专题十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1页
专题十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2页
专题十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3页
专题十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4页
专题十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十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不同的人对待机遇有不同的表现,“庸者等待机遇,能者抓住机遇,智者创造机遇”,这说明()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②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④不同的认识主体认识世界的能力总是不同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体现了()  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②生产力

2、决定生产关系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杨兆顺,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党总支书记,他坚守基层工作一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忠实践行“让居民过上好生活”的庄严承诺,以公正化解矛盾,以包容疏解难题,以爱岗尽责促进社区和谐,把小区建设成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上海市文明小区,深得小区群众信任。2013年,杨兆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杨兆顺的事迹说明实现人生价值()9  A.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需要社会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C.不应关注个人的得失荣辱

3、  D.价值选择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2013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多19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政府和教育部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引导和支持大学生面向基层。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应该()  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②满足社会现实和人民的需要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把追求个人价值放在第一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近日,北京语言大学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中心发布了“2013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在十大流行语中,“中国梦”一词位居榜首。其他九个上榜流行语

4、依次为,H7N9禽流感、雾霾天、神舟十号、国五条、雅安地震、八项规定、正能量、棱镜门、厉行节约。专家认为,大众传媒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日记;媒体流行语则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里语言和文化的浓缩反映。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完全同步的9  6.陈斌强,2013年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陈斌强的

5、事迹表明()  ①中华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  ②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③  7.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他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林俊德同志的事迹说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  ②人生价值是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③自我价值上的满足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④人生目标只要努力就一

6、定能实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9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但就异地高考这一问题社会上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支持一方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应该由全国人民尽可能公平地共享;而反对一方则说:外籍孩子不断涌入,占用了过多的本地优质教育资源,这一情况表明()  A.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B.同一价值观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9.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

7、的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要不断改善民生。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我国政府强调不断改善民生问题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10.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的十八大后原国

8、务院部委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