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34941
大小:74.6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6
《南陵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陵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该文主要介绍了南陵县食用菌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抓住优势,多菌并举,实现周年生产供应;强化菌种市场管理,向工厂化制种方向发展;拓宽销售渠道,建立食用菌专业市场;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确保技术落实到位等。关键词:食用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南陵县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5)11-58-03南陵是安徽较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商品集散地,全县以食用菌为生、靠食用菌致富的超过3万人,2014年食用菌产量2.5万t:产值近1.25
2、亿元,农民年纯增收7500万元,主要得益于食用菌产业,目前该产业己成为南陵县最具优势和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南陵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的曲折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关键在于强化管理和服务,把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PC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短短几年,南陵食用菌不论生产规模、产品质量还是市场销售,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向大规模、多品种、高档次、标准化方向发实现了“菌业富农”。1南陵县食用菌发展现状1.1基地规模扩大,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10月,全县生产各类食用菌277.8万m2,产量2.5万t,产值1.25亿元,为农民增收0.7
3、5亿元,成为真正的农业主导产业。1.2多品种共同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2014年,在稳定食用菌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南陵大力发展优质双孢菇,配套发展香菇、平菇、木耳、珍稀菌等其他品种,从而丰富了全县的食用菌品种结构。目前,全县已建成了205国道沿线许镇、籍山,318国道沿线弋江、三里、烟墩优质草腐菌生产区域,省道320、216沿线家发、工山、何湾优质木腐菌生产区域,区域布局趋于规范化、合理化,全县形成了小群体、大规模的产业基地格局。1.3抓食用菌标准化园区建设,促进产业提档升级2012年始,南陵县本着“高标准起步、高水平建设、高速度发展、高效益示范”的原则规划设计了8处标准
4、化示范园区,靠园区牵动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从而实现了优质、高产、高效。目前又在许镇镇仙坊村、大浦村规划设计了一处集科研、示范、加工、销售、餐饮于一体的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通过园区建设,借用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从而促进了产业提档升级。1.4龙头企业牵动能力增强,农民经纪人队伍扩大南陵县进行食用菌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的专业公司目前已发展到1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固定资产达1.5亿元以上,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产品以保鲜、速冻、罐头、即食包装、烘干、盐渍等形式常年供应国内外市场,食用菌产品加工规模和开发深度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牵动能力逐渐增强。1.5科技含量提
5、高,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双孢菇、黑木耳、毛木耳、鸡腿菇、香菇、花菇、金针菇、平菇、灵芝、秀珍菇、姬菇等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为南陵县食用菌生产注入了活力。以煤代柴蒸汽锅炉灭菌技术、高温菇提前出菇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草腐菌废料综合利用等系列新技术的推广,一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品质,为食用菌的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存在的主要问题食用菌生产是一项技术密集度很高的产业,由于受财力影响,南陵县用于科研的投入不足,菌丝提纯复壮、新产品开发、品种分析化验等先进的设施、设备不完善,培训场所、科研手段也不能满足日益壮大
6、的产业发展要求,不能与国内外产业发展科技前沿接轨。在企业的建设上,南陵县的龙头企业相对规模较小,经营流动资金不足,出口企业少,造成中间环节多,获得的利润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而食用菌交易市场建设进度较慢,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市场,开拓市场能力差。在菌种市场的管理上,规范力度也不够,不能对菌种生产厂和个体生产者进行全程监控管理,并且菇农在生产上也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覆盖范围不全面等等诸多问题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3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3.1抓住优势,多菌并举,实现周年生产供应在基地品种定位上,要在抓好双孢菇、平菇两大主栽品种生产的同时,进行多品
7、种开发,推行“多菌并举”。特别是在7、8月份全国都没有鲜品高档食用菌上市的情况下,利用设施或南陵县山区进行夏季食用菌生产,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反季节生产,可以填补国内外的市场空白。为了减轻木腐菌的资源压力,充分利用闲置的大棚等设施和大量的农副产品,大力推广短周期品种;引进高温珍稀品种,实现高、中、低档相结合、品种长短周期相结合、草木腐菌相结合、多种栽培方式相结合的周年生产供应。在栽培模式选择上,力推机械化、工厂化生产及立体栽培,积极探索适合县情的传统与先进相结合的方式,创造高产、高质、高效的栽培模式。3.2实行标准化、园区化、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是实现粗放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