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11986
大小:17.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创建节约型学校倡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创建节约型学校倡议书 ——从我做起,创建节约型学校 老师们,同学们: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何其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我们正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和政府从我国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持
2、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学校,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应有的社会责任。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水、电、粮食、纸张、图书、实验器材等的浪费现象也时有发生;追求享受、过度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全面
3、落实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我们需要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更应该养成节约的习惯、勤俭的品质,更应该承担起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责任。为此,大队部向全体师生提出“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口号,并提出以下倡议: 一、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确立“节约为荣、浪费为耻”观念,养成“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作风,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校园氛围,努力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 二、牢固树立节约为荣的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的好习惯,合理使用饮
4、用水,减少纸张消耗,关掉待机电脑,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明灯,合理使用空调,节省使用学习、生活物品,养成文明朴实的餐饮习惯、服饰习惯和文化娱乐习惯。 三、落实行动、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1、节约用水。珍惜资源,不用“长流水”,关紧水龙头。提倡循环使用自来水,自觉做到爱水、惜水、节水,严格做到人走断流,严防跑冒滴漏;洗涮拖把不过量用水,减少浪费。 2、节约用电。尽量多采用自然光;人走灯灭,离室关电,避免“白昼灯”、“长明灯”;使用完空调、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设备后,及时断电,减少待机损耗。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
5、,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3、节约用纸。办公用纸尽量双面使用,提高利用率;提倡网络办公,减少宣传用纸的数量,采用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提倡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书信来往,推行无纸化办公;草稿纸要充分利用;尽可能精选学生练习试卷,印发试卷要适度;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提倡自带水杯。 4、节约办公用品。合理采购,减少开支,并尽量重复使
6、用;爱护办公设备,提倡修旧利废;对易耗物品实行以旧换新、提倡使用钢笔书写,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5、节约用钱,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学会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学习用品,养成善于理财的好习惯。 6、节约粮食,合理饮食。在食堂用餐时要适量,坚持吃多少盛多少,绝不浪费一粒粮食。 7、爱惜资源,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对废旧纸张、矿泉水瓶、易拉罐等要在班级中设立回收箱进行回收。费电池要放入校门口专用的回收箱内。 8、以中队为单位,开展三个一活动。 (1)利用午会课时间,开展一次“节俭伴我行”主题活动; (2)出一个节
7、俭金点子,写一个节俭小故事。 (3)评选“节俭小星星”活动。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办学校是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同心协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8、”的理念在我们校园里蔚然成风,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办节约型学校,创节约型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