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05099
大小: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沪科版《光的反射》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准备: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手电筒(玻璃上有1~2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小孔成像、影子
3、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有关光的反射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
4、: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2.设
5、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我们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甲 乙 丙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3.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可采取如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将一张
6、16K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OA、OA1、OA2。 ②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OA、OA1、OA2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 ③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B1、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OB1、OB2连接起来。 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 ⑤使光线分别沿OB、OB1、OB2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 3.分析和论证 (1)上述步骤1和2可看到E和F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
7、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 (2)按步骤3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3)从步骤4的①-④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从步骤4的⑤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
8、路是可逆的。 上述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1.画出下列入射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