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含解析)

ID:24700576

大小:38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含解析)_第1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含解析)_第2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含解析)_第3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含解析)_第4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

2、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

3、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

4、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7-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

5、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A【解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误区警示筛选信息题常见的十大设题误区在解答论述类文章阅读的筛选信息题时,考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要明白此类试题常见的设题误区。只有这样,才能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筛选信息题常见的设题误

6、区主要有以下10类:1.夸大其词。即命题者随意夸大某一事物的功能、发展趋势等。2.以偏概全。即命题者故意把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3.曲解原意。即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4.混淆范围。即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范围、作用、程度,或者任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等。5.弄错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条件不充分,二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且必要条件,三是条件与结果颠倒。-7-6.张冠李戴。即把与甲有关的说成与乙有关,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乙的特点。7.因果不明。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

7、另一种情况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原因说成结果,把结果说成原因。8.无中生有。即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9.偷换概念。即表述概念时,故意用一些相关或相近的概念加以置换。10.弄错时态。即故意将已经发生的(或还未发生的)说成还未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快乐由什么决定?础 德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生理学家的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