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

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

ID:2469279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_第1页
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_第2页
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_第3页
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教育资源库  远程传输的两种技术优劣各异:在性能上光纤网络拓朴结构无疑是首选,但在价格上基于IP或利用现有网络拓朴结构的方案更经济,想要鱼与熊掌兼得需要综合考虑,以充分利用高速IP网络和已有的通信链路。  在容灾的本地和远程两端之间的通信链路是远程容灾方案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大的影响是在TCO方面,这是由于通常在远程容灾方案中通信链路是最昂贵的开销。  远程传输的需求  距离预防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本地数据中心与容灾数据中心之间需要保持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距离。一般

2、同步中心要求100公里左右,异步中心可达几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  性能任何通信技术能力的两种最基本的衡量手段是:  带宽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通过链路可移动数据的总量。根据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务等级协定)需求,如果容灾中心只需满足远程磁带备份功能,带宽要求<50Mbps;如果要实现数据中心整合功能,带宽要求在50Mbps~1Gbps;而远程磁盘镜像需要的带宽在1Gbps以上。  延迟将数据从链路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总量。在容灾的本地和远程两端之间传输数据产生的延迟主

3、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两地距离导致的延迟,二是两地之间链路带宽导致的延迟。  远程容灾的拓朴结构  从拓扑结构上看,网络存储技术主要有三种:DAS、NAS和SAN,远程容灾方案一般采用后两种。  NAS(图1)是一种特殊的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内嵌文件服务管理工具,可提供跨平台文件共享功能。它是基于LAN(局域网)的,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以文件级的I/O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图1  NAS(Net两家发起的,并且得到了IP存储技术拥护者的大力支持。iSCSI的主要功能是在TCP/IP网络上的主机系统(启动

4、器initiator)和存储设备(目标器target)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封装和可靠传输。相对于以往的网络接入存储,iSCSI的出现解决了开放性、容量、传输速度、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其优越的性能与低廉的成本使其自发布之日始便受到市场的关注与青睐。  链路失效处理  一个远程容灾方案如何处理通信链路的临时失效是评测该方案是否满足商业需求的另一个因素。  实现链路失效处理有两种通用的方案:I/O日志和指针记录。对于I/O日志方案,如果链路失效,每个I/O会在它从主机到达的时候拷贝一个日志文件。当链路恢复可用后,日志文

5、件会传输到远程站点。对于指针记录方案,源LUN被分解为块;如果链路失效,将形成一个指针表,其中显示哪些块被修改过。当链路恢复后,修改过的块再重新传输到远程位置。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远程容灾系统对距离的要求一般在100公里以上,而这种对距离的要求使得传输成为容灾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SAN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数据传送手段,按照基础网络的不同又分为FCSAN和IPSAN两种。FCSAN采用全光纤信道,可以满足远程数据传输的高性能需12下一页友情提醒:,特别!求。但部署基于FCSAN的远程容灾系统的成本极其昂贵,非

6、中小企业用户所能承担得起。而且光纤信道技术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光纤可以保证的有效传输范围仅为10公里,这对于远程容灾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有人提出了在物理上增加SFP信号强度、采用SANoverSO(SDH)方式等增强远程容灾(超过100公里)数据传输性能的手段,但这样使得容灾方案的部署成本进一步提高。在远程容灾系统中通过IP协议传输数据是最为便宜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这种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远程容灾,但是由于IP网络在带宽和可靠性上存在局限性,导致数据传输的性能较低,所需的数据恢复时间也较长。  iSCSI、F

7、CIP和iFCP等协议的提出可以克服光纤信道技术和IP技术各自的缺点,并将其优点融合在一起,为获得远程容灾系统的最优性价比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采用iSCSI等技术实现的IPSAN并融合已有的FCSAN和NAS来构建远程容灾系统将不存在性能问题,它既可以利用已有的容灾系统设施,也可以利用价格低廉的iSCSISAN部署全新的容灾系统,其成本可以为各种用户所接受。  随着万兆以太网的推广与普及,相信远程容灾的鱼与熊掌兼得的时代离我们不远了。上一页12友情提醒:,特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