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永不止步

梦想,永不止步

ID:24679945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梦想,永不止步_第1页
梦想,永不止步_第2页
梦想,永不止步_第3页
梦想,永不止步_第4页
梦想,永不止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梦想,永不止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梦想,永不止步  一元复始,常常是梦想开始的时候。  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而这期许从来不能脱离时代的进程;“苟日新,日日新”,唯有融入文明进步的潮流,期许才不会退化为桎梏。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激情告白了他的“中国梦”。  中国梦,无疑是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相承的执著向往和追求!  圆梦――梦想照进现实  一个世纪的深蓝色之梦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

2、空母舰“辽宁舰”入列。这一刻,我们看到的是巍峨如山的舰体,却看不到一个世纪来,为了这个深蓝色的梦克服艰辛的先驱和奉献智慧与汗水的无数有名的、无名的工作者。  20世纪20年代,时任海军署署长的陈绍宽是第一个做航母梦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英国海军作战的经历,让陈绍宽在1928年向国民政府呈文,要求扩充海军,并花2000万元造一艘航母。1929年1月,提议统统被否决,陈绍宽与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双双愤然辞职。  1970年5月,中央正式传达了发展航母的指示,时任海军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刘华清成为论证的组织者。航母工程一度从“8纸上谈兵”进入了实际操作。在当年

3、5月底举行的论证工作座谈会上,各研究院分领了任务。不久后,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成立研制队伍,要造3万吨级的护航航母。  1971年的“9?13事件”,导致正缓步启动的航母工程中断。这个深蓝色的梦却从此驻留在包括刘华清在内的中国海军人心中。  1982年,刘华清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后,再次向航母梦发起冲击。1991年,苏联解体,为梦想打开了新的路径。在刘华清等人的安排下,中方多次考察苏联第三代航母瓦良格号。然而,高层综合多方面考虑,决定放弃航母项目,梦想再度搁浅。  港商徐增平的出现,创造了一个偶然的契机。在公开拍卖会上买下了瓦良格号,当他的资金出现问题时,巨舰转入国家手中

4、,为梦想的实现埋下伏笔。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船厂到中国大连,这条路“瓦良格”走了整整两年。  之后,又是一个三年,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被拖入大连造船厂船坞,梦想这时才望见了终点。  正因为这些脚踏实地、不断求索的人,曾担任海军装备部部长的郑明总结说:“中国航母不是梦想。是什么?是追求!”  或许,这是序幕的结束  2012年10月11,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至此,中国终圆诺贝尔文学奖之梦。8  随后,围绕莫言产生的热潮与争议更被中国长久以来的诺贝尔情结所裹挟。这种情节反复触痛自1990年代以来越来越无法摆脱被市场和社会边缘

5、化的文学领域的敏感神经,更夹杂着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无法释怀的文化焦虑,并因此长期困扰着公众情绪。关于莫言获奖的反复争辩也正在向文学的本原价值领域深入。文学的根源、作家的土壤、“美学信念”、语言范式和社会体系的互相影响,这些议题在书斋和公众的双重层面得以探讨的情景,已远去中国文学多时。  对文学和作家应担负的社会使命,对文学本身的价值,莫言的获奖都带来了足够的注意力,提供了全民式讨论的契机。无论从哪一个维度,无论暂时的成果如何,这都是一个追求进步与美的社会所应有的灵魂式的议题,也是过去数十年来专注于追赶硬实力的中国需要回望和等待的部分。  大戏终有落幕之时,但对于一个

6、民族思考文学的浩瀚之美,对于一个国家重建瑰丽文化体系的梦想来说,只是来之不易的引子,这恰似丘吉尔的名言:“这不是结束,这也并非结束的序幕,但或许,这是序幕的结束。”  激励一代人  2012年奥运会开始前半年,林丹自己去了一趟伦敦。劳伦斯奖组委会邀请他参加颁奖典礼,虽然他并没有获得任何提名。“这次明明没得奖啊,为什么要来?”有人问他。林丹沉默半晌,把耳朵侧过去,佯装没听清:“啊?什么?”  在中国几乎无人不识林丹,他的竞技水平、健康外形和富有魅力的性格,让他成为国民宠儿。但这个能吸引13亿人目光的明星来到伦敦,就像是一个东南亚藤球明星到了中国。8  典礼的现场短片提

7、到博尔特百米的速度是9秒6左右,德约科维奇能够打出的网球时速是201公里,F1的时速是321公里。林丹感到非常不舒服:“他们不知道羽毛球是全世界球类运动速度最快的。”林丹的杀球时速,可以超过400公里。  “我拿过这个项目上所有的世界冠军,我不会比其他任何领域的优秀运动员差。但在劳伦斯,我发现没有人知道羽毛球是什么东西。”林丹说,他到劳伦斯去,不代表个人,不代表国家羽毛球队,而是“代表这项运动”,要去推广它,这是去伦敦前就想好的。  伦敦奥运会卫冕,林丹给自己放了个长假。他的确打算2016年再到里约去,但这已经不是他的梦想,他给了自己比拿金牌重要得多的任务: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