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

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

ID:24662601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_第1页
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_第2页
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_第3页
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_第4页
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  偷窃是学生偏差行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老师们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的问题。处理学生的偷窃事件有两个难点,一是案件本身的侦破;二是案件侦破后对当事人的处理和教育。之所以说是难点,主要是处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也要照顾到群体的秩序与氛围;既要寻求问题的解决,又不能伤害到学生。社会上偷窃行为的处理相对简单,因为选择去偷的大多是因为好逸恶劳而又希望满足物质欲望的人,所以依法惩处即可。而学生的偷窃行为却大多不是这样,他们吃喝不愁,实施偷窃更多的是心理等原因。如过分虚荣,占有欲强,当不能拥有同伴或其他人所拥有的东西时,便使用“不告

2、而取”的方式设法取得他想要的东西;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得不到父母师长的爱,经常遭到拒绝,就可能以偷窃来补偿因得不到爱而受到的伤害;不正常的情绪发泄,偷窃不是因为希望得到金钱或物品,而是一种强迫性行为,从偷窃中获得快感。8  偷窃是学生偏差行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老师们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的问题。处理学生的偷窃事件有两个难点,一是案件本身的侦破;二是案件侦破后对当事人的处理和教育。之所以说是难点,主要是处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也要照顾到群体的秩序与氛围;既要寻求问题的解决,又不能伤害到学生。社会上偷窃行为的处理相对简单,因为选择去偷的大多是

3、因为好逸恶劳而又希望满足物质欲望的人,所以依法惩处即可。而学生的偷窃行为却大多不是这样,他们吃喝不愁,实施偷窃更多的是心理等原因。如过分虚荣,占有欲强,当不能拥有同伴或其他人所拥有的东西时,便使用“不告而取”的方式设法取得他想要的东西;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得不到父母师长的爱,经常遭到拒绝,就可能以偷窃来补偿因得不到爱而受到的伤害;不正常的情绪发泄,偷窃不是因为希望得到金钱或物品,而是一种强迫性行为,从偷窃中获得快感。  因此,对有偷窃行为学生的处理,就不能简单地处罚就好,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偷窃行为是偶发性的还是习惯性的,然后分情况对待。偶发性偷窃的处理

4、着重于在校纪校规以及从法律层面上予以明确,让学生懂得是非,减少事件的发生;而对偷窃成性学生的处理则重在加强辅导,针对学生偷窃的具体动机和背景进行心理干预,协助学生改过。  学生的偷窃是一种行为的偏差,对偷窃成性的学生进行辅导,其目标最终也是矫正行为。当然学生的行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偏差行为与其成长经历、价值取向等息息相关,也必然受到其认知模式、行为动机的影响。因此,辅导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挑战偏差观念,实现认知重建  偷窃历来是为社会所不齿的行为,而作为一个学生能够多次去实施偷窃,很显然其对偷窃的认识存在偏差,或是缺乏是非观念,用以偏概全的方

5、式来看待社会;或是习惯自我中心,认定一切都要尽如己愿。对于这种情形,辅导可以使用“自我指导治疗”的方式,通过挑战偏差观念,改变其自我内在语言来实现认知重建,以新的观念来看待自己的问题。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一)识别认知扭曲8  老师与当事人耐心交流,了解学生之所以选择偷窃其背后的想法,并且从中识别出蕴含的不合理信念。比如一位学生表述之所以去偷窃,是因为实在太想要那件东西,而从小到大,只要我想要我就能够得到。老师不难发现其拥有“我希望获得的东西就必须得到”这一绝对化观念,可以以这一观念指导自己的辅导行为。  (二)挑战偏差观念  老师先向学生说明不合理信念

6、的特点,如绝对化、糟糕至极、过分概括化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合理信念的表现形式。然后对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发起挑战,邀请当事人思考这一想法与已知事实是否相符,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同时,建议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当作假设,尝试寻找证据来验证想法。  (三)实现认知重建  如果当事人对自己的偏差观念有所了解后,老师就需要协助其形成新的观念,并且把新的观念用于指导现实行为,在这个环节使用自我指导治疗较为有效,一般分为八个阶段:  1.任务选择  针对具体的状况,选择具体任务。比如,训练认为“我希望获得的东西就必须得到”的学生,要求其达到“即使得不到也没什么大

7、不了”的效果。  2.认知模拟  训练者要模拟任务的解决过程。这个模拟是以训练者自己口述的形式进行的。包括六个问题解决的步骤:8  (1)定义和理解任务的性质,如,怎么做才算是“即使得不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2)找出完成任务的可能的方法,如转移目光、离开喜欢物品等;  (3)选择一个策略并用其完成任务,如离开喜欢物品表示自己做到了;  (4)对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进行自我监控,通过外部或内部语言,对自己离开喜欢物品的过程进行监控;  (5)自我评价与自我奖赏,如“我自己离开了喜欢的物品,这很好”;  (6)选择另一个替代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是不能成功完成任

8、务的,如“我没有主动离开喜欢的物品,原因是……下次我要争取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