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52797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从“仪式观”看民生新闻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仪式观”看民生新闻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建构童威【摘要】本文从詹姆斯·凯瑞“仪式观”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指出民生新闻在反映社会民生的同时,需要通过将“报道范式”升华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共享仪式”,变告知为对话模式,共享地方文化记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从而推动社会大众在民生报道中的参与性,完成公民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建构。..关键词民生新闻传播仪式共同体文化认同一、民生新闻概述1、民生新闻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是新兴的新闻报道种类。韩泽指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种“新闻类型”。而孟建、刘华宾认为,民生新闻是以
2、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社会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另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只是新闻报道新的表现形式。陆晔、苏菲强调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关乎新闻体裁样式的专业性概念,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程前、陈杭则指出,民生新闻不应该再作为新闻题材的一种,也不单纯是一种固定的节目形态或新闻体裁,而应该是一种“报道风格”追求与手法运用。2、作为报道范式的民生新闻以上观点,都阐释了民生新闻的内涵所在。当前,民生新闻并非一种单纯的新闻体裁、类型或报道风格
3、,而是一种采用民生内容新闻题材、平民视角报道立场、民本意识价值取向、民众话语报道方式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范式。它从媒体的人文关怀出发,以平民视角和民本思想为基点,传播和评述普通百姓的情感、欲望、意志,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二、传播“仪式观”概述1、传统的“传递观”詹姆斯·凯瑞认为,社会公共话语下存在两种不同的传播观:一种是传播的传递观,另一种是传播的仪式观。我们对传播的基本理解,是基于“传递”这一观念上的,即“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从传统新闻报道范式来看,新闻传播是被动的“传”与“受”,一种单向信息传递模
4、式。2、传播的“仪式观”凯瑞指出,描述和解释世界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即传播的“仪式”观。它并不在于信息的获取,而在于报纸的呈现和介入在建构读者的生活与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时,读者从最初的旁观者变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讯息传播的功能效果问题。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其核心在于讯息在地理上的拓展(以控制为目的),那么传播的仪式观其核心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从“仪式观”来看,新闻传播是一种“互动式”参与过程,一种社会系统信息传播模式。三、传统报道范式下的民生新闻1、民生新闻的报道现状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实践处于转
5、型的关键点上。传统报道范式下的民生新闻报道,囿于其单向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近几年其发展呈现出滞缓的态势。一方面,民生新闻出现乱象,暴力凶杀、两性情感等“黄色新闻”充斥荧屏,受到社会广泛批评;另一方面,民生报道缺乏读者互动与内容创新,受众关注度、参与度大幅减弱。2、当下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报道碎片化。新闻报道局限于呈现受众关心的问题,缺少对整体社会民生的关注,无法呈现社会民生的整体状貌。分析肤浅。报道往往只表术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表面现象,缺乏对事件内在联系的分析,对于事物本质意义上的深度透视上力度不够。过于媚俗。报道一味迎合受众眼球,追求耸人听闻的
6、离奇事件,多报道黄色、暴力等猎奇性新闻,报道趋于庸俗、低俗、媚俗。同质化严重。不同地域的媒体在民生报道的题材选择上趋同,同一地域的不同媒体对同一民生事件的报道角度趋同,新闻表达单一化,损害了受众的表达权、知情权。四、从“仪式观”角度看民生新闻1、作为市民的生活方式民生新闻呈现的是市民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从新闻报道的镜像中考量自身的生活,通过电视画面的“拟态环境”认识这个世界。正因为民生新闻呈现的是普通市民的生活百态,也经常采用方言、地方栏目等市民最能接受的报道方式,因而能呈现出“原生态”的民生状况。这些琐碎平凡的报道虽然有较大的相似性,谈不上包含
7、多少信息,有多大新闻价值,但却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生活状态,更接近于客观现实,更能够体现日常生活的新闻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不断塑造和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人人都可以是记者,很多信息我们都从博客、微博、微信那里最先了解到。媒体具有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大众传播下的民生新闻可以更好地呈现现场,拓展信息服务,并能加强新闻事件的互动,发掘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增加新闻与受众直接沟通的机会,影响百姓生活方式,塑造现代人的人文精神。2、塑造市民文化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国家、社群、民族等都是通过具体象征物(如旗帜、民族服装、仪式等)想
8、象出来的,而这一想象与大众传媒的传播有很大关系。大众传媒以某种与人有着天然联系的“象征物”为传播符号,唤起人们对所属群体的认知与认同,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