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软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硬措施

“信用”软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硬措施

ID:24626687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信用”软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硬措施_第1页
“信用”软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硬措施_第2页
“信用”软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硬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信用”软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硬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用”软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硬措施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笔者近年参与贵州省农信社在关岭等县实施“信用工程”的调研,亲眼所见这种以家庭农户为载体的“信用工程”,是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惠农工程取得双效益的。关岭等县实施“信用工程”之所以成效显著,立足传统深度开掘“信用文化”之根,并以制度建设为梁,将“信用”由文化软实力“硬化”为一套规范、完整、贴近“三农”的信贷制度,可以说功不可没。信用是“信用工程”的生命线。农信社系统在大的方面看到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小的方面看到一家一户失掉信用的危害。如果借款人失去信用会引起债务危机、金融机构失去信用会引发流动性

2、危机,而个人、金融机构、企业,甚至政府都失去信用会引发信用危机,治本之策就是要让公众对金融机构、金融系统和政府有信心和信任。故此,他们户、逐村、逐乡地评出信用户、信用林、信用乡,挂牌建档,建章立制,滴水穿石、不厌其细,终将这套制度付之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信用工程”带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用工程”以金融手段实现了双效益,成为在农村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之一。“信用工程”的实施,一方面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又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良为善德,增强了农民的信用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促进了村民之间、村民与政府之间

3、、村民与金融部门之间的互让、互利、互惠,增进了和谐。调研中,只要我们走进信用村、信用乡,所闻所见无一不是积极创业、生产发展、团结友善、安全祥和的新景象。授民以鱼,更要授民以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在“三农”工作中,不能仅仅是给钱、给物,还应该为农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不可谓不多,如果这些资金平均分到每个贫困人口头上,都可让他们脱贫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服务严重滞后,农户创业无钱,花完了政府给的钱、吃完了政府给的粮,没有出路又找政府。调研中,农民反映最强烈的是希望政府帮助他

4、们创业。而要创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因此,在“三农”工作中,政府在给钱、给物的同时,更应给农民创业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即不仅要授民以鱼,更要授民以渔。“信用工程”建设必须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参与。“信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村、支两委干部的参与和支持,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在处理逃债等方面,更需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有力配合,才能有效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同时,对信用村(组)、信用乡(镇),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在扶贫开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以此建立守信者得实惠的政策利益导向机制。推进“信用工程”必须

5、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信用工程”实施起来难度高、工作量大。如果没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是很难干好这项工作的。调研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创建过程中,广大基层干部和金融工作者,怀着这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走村串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项一项做实在,做到位,最终取得了政府满意、信用社增效、农民增收的积极效应,农村信用社占领和站稳了农村金融市场,党和政府的利民惠民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李世宇系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宄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宄基地研究员;陈其奎系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研宄会执行会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