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窍,活血祛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益气通窍,活血祛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ID:24621195

大小:59.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益气通窍,活血祛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_第1页
益气通窍,活血祛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_第2页
益气通窍,活血祛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_第3页
益气通窍,活血祛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益气通窍,活血祛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益气通窍,活血祛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刘清林魏丽云(内蒙古根河市阿龙山中心卫生院022362)【摘要】过敏性鼻炎乂称变态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另有一型由非特异性的刺激所诱发、无特异性变应原参加、不是免疫反应过程,但临床表现与上述变应性鼻炎相似,称血管运动性鼻炎或称神经反射性鼻炎,刺激可来自体外(物理、化学方面),或来自体内(内分泌、精神方面),故有人看作即是变应性鼻炎,但因在机体内不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所以脱敏疗法、激素或免疫疗法均无效。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见的四大症状。喷嚏以清

2、晨和睡醒最严重,过敏性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对某些刺激过度敏感而产生超出正常范围的过强反应,医学上称之为鼻粘膜高反应性鼻病。这类反应包括血管的舒缩(鼻塞)、腺体的分泌(流清水涕>和喷嚏反射等。刺激因素有免疫性(变应原)、非免疫性(神经性、体液性、物理性)之分,根据刺激因子的性质和发病机制,过敏性鼻炎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变态反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因此过敏性鼻炎实际上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关键词】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益气通窍活血化瘀补肾疏风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鼻炎,为身体对某些过敏性增高而呈现以鼻粘膜病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

3、。临床表现以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常年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发作为多。祖国医学中“鼻鼽”的范畴。笔者自2009年以来,运用自拟的“益气通窍,活血袪瘀配合补肾疏风”法治疗此病,疗效满意,兹谈谈个人体会:例一:陈**,男,34岁,电台技术员,门诊号069185。换过敏性鼻炎史5年,反复发作,经多方治疗未效,于2009年10月16日到木院中医科门诊。主诉近一年来疾病频作,病症加重,每次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每于睡前脱衣或起身后未穿衣服时则喷嚏连绵不断,鼻腔内发痒,流清鼻水,鼻塞。伴有头眩头痛,前额不适,祌乏腰酸。工作无力,无恶寒,发热。舌

4、质淡红,尖边有齿痕,苔白厚,脉细沉。检查双侧下鼻甲肿大,鼻腔粘膜呈苍白色水肿,有水样分泌物。查血象白细胞大致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占0.1。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证由于久病伤脾,脾气虚亏,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下不能滋润于肾,致元气日虚,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气虚血瘀,鼻络阻滞,外邪易侵所致,治宜益气通窍,活血祛瘀,补肾疏风。处方:党参、黄芪各30克淫羊藿15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苍耳子、辛夷、白芷各10克,葛根20克,细辛3克,蜂房6克,路路通15克。煎水内服,每日一剂,连服六剂,自觉症状减轻,续服20余剂,

5、症状基本消除。因探亲近1个月未服药,症情稳定未见反复。冋单位后,因几天天气骤冷,自觉鼻病又有轻微反复,但对工作无大影响。经复诊继续用上方调治,鼻病主症消失,精神好,工作虽忙,但不疲劳。复查血象,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占0.02,两下鼻甲缩小至正常。色泽亦复常。嘱患者用补中益气丸、肾气丸等交替服食3个月,日服3次每次9克调。并注意加强锻炼,提高体质,适当增加营养,慎避风寒。如经济许可则加高丽参炖服以巩固疗效。至今未复发。例二:卢**男,22岁,房建公司工人。门诊号041056。患过敏性鼻炎1年有余,于2007年6月8日来门诊。自谓经

6、常鼻腔发痒,打喷嚏,流清鼻涕,清晨起身时更甚,每次早晨发作吋擦鼻涕需湿透手纸一卷。伴冇两侧头痛,素来多痰。舌淡红,尖边齿印并少许紫黯淤点、苔稍厚腻,脉弦细滑。检查:鼻粘膜淡红,双下鼻甲肿大,鼻腔湿润;血象白细胞分类嗜酸球占0.12,伊红球直计0.530×109/L。诊为过敏性鼻炎,中医辨为鼻?。证因患者湿盛伤脾,脾虚失运,湿聚成痰,阻碍气机,气阻血瘀,酿致肾失温煦,肺失宣通,卫外不固风寒易袭所致,治宜益气通窍,活血化瘀,补肾疏风燥湿法。处方:黄芪、党参、茯苓各20克,半夏、白术、苍耳子、川芎、白芷、赤芍、桃仁、红花、陈

7、皮、蜂房各10克,路路通、淫羊藿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10剂,打喷嚏。流清鼻水等主症明显减轻,又服20剂,主要症状消除,嘱其用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交替服用迮服三个月巩固疗效,随访4年未见复发。一、本病的发生多与过敏性体质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多与正气虚关系最为密切,《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其必虚”。气虚的主要表现是肺气虚,由于肺气虚,卫外不固,防御机能下降,人体易感受外泄的侵袭和刺激,本病之虚又与脾肾不足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不足,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也不能滋润于肾

8、,渐渐元气日亏,肺气不足,气虚血瘀,络脉受阻,肺失宣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易袭而至,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脾??中央土以灌四旁??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生理上,肾主纳气,为水脏,主津液。在经络上,鼻准为督脉所过之处,督脉属脑络肾,在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