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ID:24607617

大小:59.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封平江苏省灌南县小窑实验学校222500摘要在农村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对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

2、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牛.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一、农村地区目前数学教学现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使他们在农村初中数学的学习上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应该明白目前农村数学教学现状。因为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及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还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即环境、教育条件、科学训练),这些原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农村学生所表现出的数学能力有明显差异。既然存在差异,在课堂

3、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让所有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数学教学采用的是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统一教参,在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产全“顾中间、丢两头”。如不因材施教,就使部分学生就成了陪读、陪考。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能力稍差的学生就可能变成了学网生。我们的基础教育既要注意确保学生的共性需求,又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进行分层次教学确有必要。按照教育家达尼洛夫关于教学过程的动力理论之说,认为只有学生学AI的可能性

4、与对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才可能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从而加快学习成绩的提高,而这两者的统一关系若被破坏,就会造成学业的不良后果。学生学可能性的构成因素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因素,又有易变的因素。相对稳定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在一段吋间内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范围,决定了学困生要取得学业进步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易变的因素,使学生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实际可能性水平,从而促进或阻碍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之间矛盾的转化,加快学成绩提高或降低的速度。由此可见,分层次教学是着眼于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的一种极

5、好的手段,使它们之间能相适应,从而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二、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一)创造良好的环境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4环境,激发学生的学A)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发展。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分层次教学的B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冋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J成缋,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课程标准任

6、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二)实施于各教学环节1.教学S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S标,并将层次0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0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2.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

7、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0标,同吋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1.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4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不可一刀切,可根据

8、不冋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4积极性,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三}学生分层以学生入学成缋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为依据,把班内学生按好、中、差分成3个群体(分别记为C组、B组、A组)好、中、差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