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杜仲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杜仲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杜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生长环境选择、种苗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杜仲;种苗培育;造林;抚育管理 杜仲(EumiaulmiodesOliv.)别名思仲、银丝树、扯丝皮等,为杜仲科落叶乔木,系名贵木本药材。原产我国,分布广泛,长江、黄河流域均有栽培,以贵州、陕西、湖南、江西、四川、浙江等省居多。味甘、微辛、性温、无毒,有补肝肾、健筋骨、强腰膝、降血压的功能,主治肝肾虚痛、足软无力、胎动流血、阳痿、便频等症。近代医药证明其治疗血压有
2、特效[1]。杜仲除木质外,均含杜仲胶,杜仲胶是生产绝缘性好的硬性橡胶的最好主要原料;杜仲木材洁白,纹理细致,是优良家具和细木工用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杜仲新产品层出不穷,先后应市的有杜仲晶、杜仲烟、杜仲酒、杜仲茶、杜仲饮料、杜仲粉、杜仲牙膏、杜仲油、杜仲筷等,深受人们欢迎。 永嘉县有零星栽培杜仲的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展迅速,现在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是永嘉县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面积333.33hm2。目前在永嘉县基地造林的杜仲生长较好,还开发出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枫林牌杜仲茶,年
3、产5t左右,初具经济效益[2]。为了更好地发展永嘉县杜仲产业,帮助山区农民掌握规范的栽培技术,在多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杜仲栽培技术,供广大药农参考。 1生长环境选择 杜仲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光照充足的环境。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最适宜其种植。土壤黏重、极易积水的低洼地不宜造林。 2种苗培育 一是种子繁殖。用20年以上的健壮优良母树采收成熟种子,放阴凉通风处阴干。播种前将种子浸在20~25℃温水中2~3d,每天换水1次。浸后捞出,晾干在冬季播种。采用条播按行距30c
4、m开横沟,深3~5cm,播种量105~120kg/hm2。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而后覆土盖草,保持土壤湿润,约1个月出苗。苗高5~8cm时间苗,苗高50cm以上时,落叶后或翌年春季萌芽前出土移栽[3-4]。二是扦插繁殖。先把3~5年的杜仲树的一年生无病虫害枝条,剪成10~15cm带节3~4个芽的插条,将下端1~2节的叶剪掉,将插条下端2~3cm浸泡于50mg/L的萘乙酸溶液中,2h后取出,按插条株距6~10cm,插入土中的2/3,压实后浇透水,用薄膜覆盖,经常保持湿润,翌年春季移栽。 3造林 一般杜仲
5、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只要土壤不冻结都可以栽植。选用壮苗造林,细致地整地,最好全垦或水平带,块半也可,按株行距3m×4m,栽840株/hm2;施有机底肥3~5kg/株。覆土踏实后浇水1~2次。4抚育管理 栽植后幼林每年松土除草2~3次。春季施有机肥15.0~22.5t/hm2,并加适量草木灰或过磷酸钙225~300kg/hm2,同时结合套种以改良土壤,促进幼树生长。截干整形在栽植后的当年秋末幼树落叶或翌年春季新芽萌动前,将离地面约10cm处截干,对当年及以后高径生长有很大促进作用。截干处理3~5年,冬季
6、进行整形修剪,促进主干生长。 5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叶枯病和烂皮病等。立枯病危害幼苗,使幼苗茎基部变褐腐烂,收缩干枯,立即倒伏。根腐病危害幼苗,使幼苗根部皮层及侧根变褐腐烂,茎叶枯死。叶枯病危害叶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后不断扩大,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严重时枯死。剥皮再生后,可能发生烂皮病,新皮褐色斑块,状如烫伤泡,后成黑色烂皮,像海绵状。可用70%的五氯硝基苯进行苗床消毒;发病初期可选用可杀得、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等菌剂喷雾。剥皮后隔1d用萘乙酸加赤霉素各10
7、mg/kg混用涂割;还可用刮除病斑并消毒;以p741菌液为主的生物防治。虫害主要有刺蛾幼虫,蚕食叶片和蛀食树干。可选用灭幼脲、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6采收与加工 造林后10~15年才能剥皮。一般在4~6月树木生长旺盛期,树皮容易剥落。剥皮方法有2种,即部分剥皮和大面积环状剥皮。部分剥皮时,在树干离地面10~12cm以上部位,交错地剥取树干周围面积1/4或1/3的树皮。环状剥皮时,在树干分枝处以下,浅剥1圈,再于树干离地面10cm处,环剥1圈,不要损伤木质部,而后在两圈之间纵割1刀,沿纵割处用刀将树皮撬
8、起,小心自上而下将皮撕下,迅速用薄膜包裹剥皮的部位,以免碰伤和污染剥面木质部。15d后,表皮呈褐色时可去掉薄膜。一般每隔3~5年可剥皮1次。将剥下的树皮及时进行“发汗”处理,用沸水烫平。内皮相对,层层平叠,盖压平板,板上用重物压紧,周围用稻草或席等围盖闷7d左右。内皮呈黑褐色或紫褐色时,取出晒干,刮去粗皮。杜仲皮按大小、厚薄分等级包装即成商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