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

《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

ID:2456230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_第1页
《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_第2页
《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_第3页
《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汉字的危机》阅读答案汉字的危机近些年来的汉字繁简之争,其实是繁、简体字现实境遇的一个缩影和折射,即在国际社会中,使用简体字的地区、人群越来越多,而繁体字则面临着越来越边缘化的危机。繁简之争与简体字无关,因为一种文字怎么都不可能从更简化的状态退回到更繁难的状态,它本质上是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繁体字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究竟有没有保护的必要?从文字的出现和使用情况来看,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显然是文字更重要和更主流的价值。工具追求便利性,从易掌握和易操作的角度看,简体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繁体字拥护者故而

2、着重强调繁体字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但如果简体字无碍、甚至能够更好地传承思想,则重新发扬繁体字实无必要。如此就仅剩下繁体字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如果仅仅为了保护繁体字的美感、历史等文字学意义上的价值,而人为保持甚至是扩大繁体字的使用范围,有没有必要?如果说之前还只是“繁体危机”这种书写形态上的争议的话,那么紧随其来的,就不再只是汉字内部的纷争,而是整个汉字所面临的危机。最近大热的汉字听写节目就是这一危机的直观表现,生活中提笔忘字以致不得不用拼音代替的尴尬几乎所有人都有过,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平常。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输入日益普遍,手写

3、的机会越来越少,而电子输入的主要方式又是拼音输入,这是造成现今很多时候“能识不能写”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有趣的是,从繁简之争到汉字危机,这一过程恰好吻合了建国初以实用主义为取向的文字改革思路。当时曾有汉字拼音化的设想,但因太过激进,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最后采取了简化汉字的折中方案。但汉字拼音化虽然没有依靠行政强制力的推动获得实行,却在电子输入时代,凭借着人们的自然选择,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一个明证是,在输入方法上,最早出现和发展的是字形输入,但拼音输入却后来居上、渐成主流,这里面主要就是拼音输入更易掌握和操作的原因。对于大

4、众来说,文字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工具越便利、越有效,采用的人就越多,这是文字演进的自然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汉字最终会不会彻底拼音化,现在很难预测。但即便最#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终拼音化,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这意味着汉字将彻底抛弃其表意系统,而成为一种表音文字,也就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汉字消亡”。一种文字演进出新的书写形态,旧有形态就注定会退出通用领域,成为美学、考古、书法等专业领域的一种研究对象。历史上的金文、小篆、隶书、楷体等都曾作为通行字体存在,但现在都已不在日常生

5、活中使用。因此,繁筒之争大可不必,人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汉字消亡。对传统事物怀有感情是一种惯常心理,但只要这种演进是人们的自然选择,就无可厚非。肯定文字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是没有错的,但如果因此就拒绝简体字、排斥新科技,试图人为改变业已形成的行为习惯,则显然是一种过犹不及的做法。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汉字危机表现的一项是(3分)A.繁体字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越来越边缘化。B.最近汉字听写节目大热。C.生活中常出现提笔忘字或者“能识不能写”的尴尬局面。D.在输入方法上最早出现和发展的是字形输入,但拼音输入后来居上、

6、渐成主流。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汉字危机原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繁体字有自身的美感,在文化传承上发挥作用以及历史等文字学意义上的价值,有保护的必要。B.简体字因为更便利,更易掌握和易操作更适合现代社会需求,使用的地区、人群越来越多。C.电子输入的普遍使手写机会减少,人们的使用习惯发生了改变。任何事物都有其演进和消亡的过程。D.汉字有可能成为一种表音文字,旧有形态注定会退出通用领域,成为专业领域的研究对象。7.我们应如何应对汉字面临的危机?请根据原文,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5分)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7、5.D(“拼音输入”不属于汉字危机表现。)6.C(AB两项均是表述繁简字的争论,是汉字内部之争。D表述汉字发展趋势。)7.(1)文字作为交流工具,越便利、越有效,采用的人就越多,要顺应文字演进的自然规律.(2)勇于接受新科技,接受已形成的行为习惯。(3)国家层面推行相应法规;(4)开展汉字书写的教育、宣传活动,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举例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