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走线常用的规则

pcb走线常用的规则

ID:2456169

大小:12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6

pcb走线常用的规则_第1页
pcb走线常用的规则_第2页
pcb走线常用的规则_第3页
pcb走线常用的规则_第4页
pcb走线常用的规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pcb走线常用的规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PCB走线常用的规则  PCB走线常用的规则:1:低频的的数字信号线,10-20mil就可以了。高频信号线要走等长的蛇形线。2:电源,地线。一般来说根据系统的功耗需求而定。一般数字系统基本上走30-50mil。如果电流再大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粗或者增加电源管理散热处理等。3: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隔离。尤其是模拟地和数字地最好在两片地之间串联一个或者几个磁阻。   关于PCI卡的PCB布线规则 感觉不错,转载在此,只为传播更多知识!   PCI卡的布线比较讲究,这是PCI信号的特点决定的。在常规性的高频数字电路设计中我们总是力求避免阻抗不匹配造成的信号反射、

2、过冲、振铃、非单调性现象,但是PCI信号却恰恰是利用了信号的反射原理来传输物理信号,为使能够合理利用信号反射同时又尽力避免较大的过冲、振铃和非单调性等副作用,PCI-SIG在PCI规范中对PCB物理实现做了一些规定。   PCI-SIG推荐PCI卡使用四层PCB板,PCI-SIG规定的PCI连接器的信号分布也正是为便于四层板布线而优化定义的。PCI-SIG对PCI控制器的引脚分布也做了一个推荐性的示意图,实际上AMCC、PLX、OXFORD等PCI控制器生产商也执行了这个推荐,在这个推荐的pin分布下,使用两层PCB板实际上也是很方便布线的,但是如果PCI

3、卡系统硬件很复杂,需要多个电源分割层面的情况下还是多层PCB更好。   PCI卡上任何一个PCI信号仅能连接到一个负载(包括也不能另外连接到一个上拉电阻)。除了CLK,RST,INTA#~INTD#,JTAG这些pin之外,所有pin从金手指与卡座的接触点算起到负载端不得大于1.5inch;CLK信号长度为2.5+-0.1inch,这个长度有点长,所以许多情况下需要绕弯走线以达到长度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常常在PCI卡上见到CLK的蛇形走线的原因;对其余几个pin没有特殊规定。多层PCB时信号走线不要跨越不同的电源层面(至少,存在分割电源层面的那一层应位于PC

4、B的另一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常常见到PCI卡上A面金手指走上来的所有信号往往都打个过孔走到B面(元件面)的原因。   每个PCI信号的特性阻抗为60~100欧姆,负载电容不得超过10pf,IC的IO    Pad应能够承受-3.5V的下冲和+7.1V的信号过冲。对于AMCC、PLX、OXFORD等PCI控制器生产商来说,他们的控制器IC都满足这些规定,用户不必考虑,但是如果使用CPLD/FPGA来实现PCI控制器则必须考虑使用的型号是否满足这些规定,一般Altera、Xilinx等CPLD/FPGA厂商会在其数据手册中明确声明该型号CPLD/FPGA是否兼

5、容PCI信号规范。   好了,普通32位33MHzPCI卡的布线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满足长度要求就可以了。其实如果没有非常严格按照布线要求来作的话一般也不会出现问题,但是根据主板芯片组不同,一旦引发信号兼容性问题,要硬件调试PCI卡,那将是电路设计中最痛苦的经历了。   总结:PCB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设计电路是一项必备的硬功夫,但是原理设计再完美,如果电路板设计不合适性能将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不能正常工作总结出以下一些PCB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对您有所启示不管用什么软件,PCB设计有个大致的程序,按顺序来会省时省力,因此我将按制

6、作流程来介绍一下(由于protel界面风格与windows视窗接近,操作习惯也相近,且有强大的仿真功能,使用的人比较多,将以此软件作说明)原理图设计是前期准备工作,经常见到初学者为了省事直接就去画PCB板了,这样将得不偿失,对简单的板子,如果熟练流程,不妨可以跳过但是对于初学者一定要按流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对复杂的电路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错在画原理图时,层次设计时要注意各个文件最后要连接为一个整体,这同样对以后的工作有重要意义由于,软件的差别有些软件会出现看似相连实际未连(电气性能上)的情况如果不用相关检测工具检测,万一出了问题,等

7、板子做好了才发现就晚了因此一再强调按顺序来做的重要性,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原理图是根据设计的项目来的,只要电性连接正确没什么好说的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具体的制板程序中的问题[本帖最后由anboapple于2010-1-2915:36编辑]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设计电路板设计硬功夫程序风格 相关主题  ·USB芯片HOST电路及PCB设计的注意事项   ·Protel布线设计注意事项  ·DRC检测出错 ·Allegro线宽、间距、等长、差分   UID   187921  帖子  47   精华  0  威望  0   芯币   135枚  

8、  E金币  0枚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31小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