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生命意义

用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生命意义

ID:2454442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用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生命意义_第1页
用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生命意义_第2页
用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生命意义_第3页
用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生命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生命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生命意义  【摘要】阮籍是魏晋时期正始之音的代表作家,《咏怀诗》82首是他随感的辑录和一生思想感情的总结。关于他诗歌的旨意遥深,是历来诗界批评人士所公认的。阮籍从社会、人生的角度出发,以哲学思辩的眼光思索宇宙万物及生命意义。他深受魏晋时代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学自觉以及玄学的影响。共同造成了《咏怀诗》旨意的遥深。  【关键词】阮籍;《咏怀诗》;旨意遥深  在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中,同学们首次接触了阮籍的诗歌《咏怀82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首诗紧扣一个“独”字,选择如水月色、拂衣寒

2、风、悲鸣孤鸿、盘旋宿鸟等形象,描绘出清冷而凄迷的夜景图,渲染出冷漠枯索的气氛。清冷的自然景色衬托孤独者的伤感和愤慨,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而诗人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忧思,直接表达了痛楚忧伤的孤独感,凸显诗人的忧伤和痛苦之沉重。那么,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忧伤和痛苦?4  阮籍的主要作品是五言《咏怀诗》82首。这些诗是他政治感慨的记录。诗歌表现了诗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苦闷孤寂的情怀和忧生惧祸的心理,也批评了社会的黑暗和时政的腐败,同时表现了饮酒、求仙、隐逸等消极出世情绪。阮籍的诗歌继承了风、骚和《古诗十九首》的传统,在艺术上大量地运用比兴、象征、用典等手法来抒情言志,因而形成了隐晦曲

3、折、旨意遥深的艺术风格。  阮籍(嗣宗)是魏晋交替时期的著名作家,他的《咏怀诗》不是完整的组诗,但内容丰富多彩,且创作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阮旨遥深”,后代论者便顺着这一思路不断深入。也有人说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千古不解之迷!”《咏怀诗》旨意遥深的特点受到了众多论者的认可,他们大多认为阮籍在诗中用典颇多,且运用了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是造成他诗歌的旨意遥深的主要原因。  阮籍创作手法的命意委曲是造成《咏怀诗》旨意遥深的内在原因。《咏怀诗》把思索视角由生活表面现象转向宇宙万物和人生真谛。《咏怀诗》超越了一时一事的具体体验和生活感受,表现了特定环境之

4、下文人悲惨的生存和苦闷的内心,把思索视角由生活表面现象转向宇宙万物和人生真谛。在《咏怀诗》中,思考现实和人生困境的诗作占有很大比重。毫无疑问,这些诗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对人生困境的思索,但与一般的咏怀诗相比,却有着自身的特点,阮籍的《咏怀诗》中的抒情带有浓厚的哲学色彩。“诗中不局限于一时一事的具体感受,而是由此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理性思考”。阮籍为了能把这些感受和思考以独到的创作手法表现出来,他在把现实的各种生活事件入诗时,没有作具体而细致的描写,而是把各种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细节虚拟化甚至省略,只在诗中表现一些最平常、最普遍的生活现象。而且《咏怀诗》中有一些直接表现阮籍内心苦

5、闷和焦虑的作品,但只笼统地提及了苦闷、和焦虑的原因,没有交代造成这种内心感受具体的社会、生活背景。例如《咏怀诗?三十三》:“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4。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在这首诗里,阮籍先写了日复一日痛苦的生活状况,然后用“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概括了造成其痛苦的原因。诗歌中虽然包含有阮籍对身边各种社会现实及政治事件的忧虑,但诗人所要表达的又不仅局限于此,还客观地概括了人生路上遭遇的一切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烦心事。而“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两句,又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慨叹和反思

6、,这与前面所提到的生活中诸多的烦心事相联系,“写出了阮籍对人生的洞察和对悲苦现实的思索,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悲剧性”,所以阮籍在诗的末尾所说的“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诗人就由对周围社会政治环境的忧虑上升为对人生悲剧性的认识。这种写法的诗作比起单纯地咏叹一时一事的咏怀诗而言,也就更加的深刻且带有普遍意义。阮籍《咏怀诗》中“不出现具体的事件和人物,除了作者为了避世、明哲保身之外,还为了使他便于从更高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社会、辨析人生。”在诗作中,作者超越了一时一事的社会体验和生活感受,以包罗万象之笔,表现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文人的悲苦心境。这种特殊的创作手法是魏晋玄学“略于具体事物而究心抽象

7、原理”的思维方式的具体实践,它把人的思索方向由生活表面现象引向宇宙物万物和人生真谛,因此使人在理解《咏怀诗》的这些作品时总会感到旨意遥深。  参考文献:  [1]罗仲鼎.阮籍诗歌的象征性[J].杭州:浙江学刊,1991(5):106  [2]尚学峰.阮籍《咏怀》的生命关怀和抒情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6):754  [3]林秋贵.阮籍《咏怀诗?昔日繁华子》之用典与魏晋男宠  [4]胡晓明.论阮籍的根本矛盾及其诗风[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