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鉴赏技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典诗词鉴赏技巧探讨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在对古典诗词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对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古典诗词的鉴赏?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 一.全面性了解古典诗词 我国的古典诗歌有两大传统:现实主义传统与浪漫主义传统。前者以《诗经》开辟,由杜甫推向了顶峰。后者由《离骚》开创,由后来的李白、辛弃疾予以发展。在初中生鉴赏诗词时要做到大概了解。另外,诗人的一些风格也应该掌握。比如说,在唐诗中,李白诗歌中其独特的清新飘逸,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还有陶渊明诗歌的宁静平和等。另外,在宋词
2、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到词的风格类型,比如说,豪放派的特点以及代表诗人,婉约派的特点及其代表诗人,掌握了这些之后,在学习与鉴赏古典诗歌时,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去判断诗人所处的背景,以及作品的一些风格等等,都有较大的意义。 二.抓住诗眼 此外,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在鉴赏中要注意对诗眼的仔细揣摩。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全诗的主旨。诗眼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抓诗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在《黄鹤楼》这首诗中,要找出诗眼,就要从全文进行解读,诗词的首联中有一个“楼空”,颔联中写到了“天空”,颈联中有一个“洲空”,尾联中还有一个“家空”,在阅读体会全诗之后就很容易得
3、出结论,“空”即本诗的诗眼。进而去体会的空虚、惆怅的思想感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有意地抓住诗眼。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词的主旨,在目前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会问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学生就有可能会问:“说自己是聊发少年狂,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它,“是啊,少年狂,到底狂在哪里呢?为什么要聊发少年狂呢?”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就狂在出猎和杀敌报国上,这就意味着从猎手的狂进而过渡到英雄的狂。这就能抓住了诗词的诗眼,进一步体会的报国之心与建功立业之情。 三.掌握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手法 第一,对比。对比分为很多方式
4、,如正反对比、美丑对比、古今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等等。第二,衬托。衬托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衬托,一种是反面衬托。比如说杜甫的《望岳》,这首诗就是一种反面衬托。用蝉的噪音衬托树林的安静,用“鸟鸣”来衬托“山幽”。这样就做到了以动衬静。第三,虚实结合。比如陆游的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中,第一句为实写,最后一句是虚写,这样虚实结合,相互照应,就表达出了诗人壮志难酬。第四,借景抒情。比如《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一句中,“几处”虽然很少,但是,却从这“
5、几处”中体会到了这几只莺儿来得如此之早,表达出的欣喜之情。就是借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心情愉悦的思想感情。第五,就是比喻与拟人的表现修辞手法。在学习古典诗词进行鉴赏时,要注意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把握诗词。 四.要做到温故知新 在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不能只是就诗论诗,还需要诗词之间的联系,做到温故知新。如对陶渊明的这首《饮酒》,其中一句是“飞鸟相与还”,其表面意思很简单,但是其深刻含义是什么呢?要多加体会,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如说,就可以用陶渊明的另一首诗《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归还”来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归园隐居后的
6、欣喜形成的对比,这也正是的“真意”,因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做到旁征博引。 五.反复诵读 在鉴赏诗歌时,要做到反复的咀嚼、反复的品味,尤其是对一些细节要研读,进而来领略诗词的含蓄隽永与深刻哲思,从而达到对全诗内容的真正性理解。 要做到的就是诵读,教师就要注意,让学生读,还要高效地读,读出层次,读出内涵。读出层次的技巧有以下几点:第一,诗词字音要读准;第二,节奏还要读准。第三,要有感情。读出感情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随着对诗词的理解不断地加深,感情才会不断地加深,从而提高对诗词的理解。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可以让一个
7、学生领读总起句,然后再让全班读出那些描写“狂”的句子,这样就加强了对诗的理解,加深了对的理解。 葛行新,教师,现居江苏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