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监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ID:24526845

大小:8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4

监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监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监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监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监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监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施工组织方案一、概述本工程主要是XXXXXXXXXXXXXXX项目,本项目建设包括线缆敷设、前端监控设备安装、监控中心综合管理设备安装等。二、设计原则本系统设计坚持高起点,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贯彻“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思想,以应用为导向,推进管理,从现实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使投资价值、使用价值、工程价值得当吻合;设计方案便于施工、维护及操作,并需为今后发展、扩建、改建的可能性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对于扩建和改建工程,设计时应从实际出

2、发,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三、依据与标准《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电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2-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B10208-8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247-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J/T16-90《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SJ/T11147-9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守则》GB7450-87《安全防范工程程

3、序与要求》GA/T75-19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四、施工方法1、前端部分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易影响现场设备工作和人员的正常活动。安装高度,室外以3.5-10m为宜,不得低于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3.5米。摄像机镜头安装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CCD靶面不受损伤。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应避免逆光安装,必须进行逆光安装的地方,将监视区域的对比度压低在最低限度的范围内。2、传输部分系统的图像信号传输方式,宜符

4、合下列规定:传输距离较近,采用网线的传输方式;传输距离较远,采用光缆传输方式。摄像机、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设备在室外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密闭防水措施。安装施工线缆路由短捷、安全可靠、施工维护方便;避开环境条件恶劣或易使管线损伤的地段;敷设线缆位置稳定;减少与其它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跨越。3、监控室部分监控室的布局和要求规定如下:应选择环境噪声较小的场所设置监控室;地面应光滑平整不起尘;监控室门宽不应小于0.9M,高度不应小于2.1M;监控室的温度宜为I6-30℃,相对湿度为30-75%,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槽宽应

5、满足敷设电缆的需要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监控室房间内设备的排列,应便于维护及操作,并满足安全、消防等规定要求。控制台后端距离壁间不应小于600mm,以便于维护和检测。控制台根据需要可具备如下功能:控制台设计采用国际19"标准控制台,便于设备的安装规范化,通用性和可任意扩充性。定型采用19标准控制台,避免工程的不规范而使工程安装周期拖长,增加工程成本。控制台下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控制台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在主要走道不应小于1.5m,在次要走道不应小于0.8m,控制台背面与机架不应小于1m。机架背面与侧面离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

6、.6m。控制室内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以地槽为主,并有接地装置。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4、人力配置配备专业的项目小组:相关专业建造师1名,显示屏及钢结构安装施工经验丰富施工技术负责人人2名,质量员1名,资料员1名,安全技术人员1名,具有经验的施工人员30名。5、主要施工工具序号机械名称数量(台)功率(KW)备注1电焊机3台402砂轮切割机1台33冲击钻3台4电工用普通组合工具5套5手枪钻3套6工程车1辆7万用表2台8手提电脑1台9示波器1台10配电箱2台6、设备存储设备暂时存放须保证安全,确保放置稳固,并防止水,灰,坠落物和

7、其它外力侵害。五、措施施工方案1、工期控制措施根据施工总体进度做出分部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表。严格控制各作业准时完成。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作业计划,均衡安排施工力量,减少因工序衔接出现的拖延现象,提高施工效率。2、质量控制措施  2.1质量方针贯彻执行GB/T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将其纳入标准化规范化轨道,为了在本工程中创造一流的施工质量,特别制订控制目标为优良工程的科学管理、信守合同、精益施工,向顾客提供优质的工程和服务。2.2质量保证体系根据GB/T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建立起组织、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五位一

8、体的质量体系。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在组织机构上建立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项目副经理中间控制、专职质检员作业检查、班组质量监督员自检、互检的质量保证组织系统,将每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