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

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

ID:24524073

大小:7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4

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_第1页
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_第2页
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_第3页
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_第4页
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论哲学的对象视域论哲学的对象视域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哲学的对象视域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哲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学对终极性理由的终极性探究必定要求创造一个独特的概念世界,并以概念来代替表象。  对象 主体性视角物的世界 人的世界 概念的世界  李德顺(1945-),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哲学原理、改革与发展、价值论与价值观念、当代文化研究。  [摘要]哲学对象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对象的特殊性。要把握

2、这一特殊性,必须引入主体性的视角,注意区分对象本身的客观存在与对它的主体把握,即区分主体“所面对”的与主体“所见到”并表述出来的对象。哲学对象的特殊性不在于哲学“所面对”的世界与众不同,而在于哲学的观察视角、探索途径、观照层次、深思方式不同,这使它“所见到”的世界与众不同。在“所见到”的作用上,哲学的对象既不是某种独立存在着的外部事物,也不是某种纯然“中立”的现成存在,而是与一定的哲学观念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的世界、人的世界、概念的世界构成了哲学对象的三大基本领域。物的世界的秘密在于人,与人无关的

3、物不是哲学的对象;人的世界的根基在于实践,人的活动创造了世界的本质和作用;概念世界源自人类思维的超越性,哲学对终极性理由的终极性探究必定要求创造一个独特的概念世界,并以概念来代替表象。  [关键词]对象 主体性视角物的世界 人的世界 概念的世界  [简介]李德顺(1945-),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哲学原理、改革与发展、价值论与价值观念、当代文化研究。  崔唯航(1974-),男,山东省菏泽市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

4、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原理尤其是存在论理由研究。  []A []0439-8041(2009)07-0024-07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哲学也不例外。然而,什么是哲学的对象,“对象”这一范畴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本身又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理由。    一、哲学对象的特殊性    什么叫对象?一般说来,对象就是主体所面对的事物。全部科学的对象,是人类所面对的整个世界;各门科学的对象,当然也就是它们所面对的同一个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科学分类中,以什么为对象,成为划分学科的基本标准和核心

5、标志。在这种观念中,“对象”首先与某种实体性的客观存在相联系,即某一学科的对象,一定是指某种独立存在着的外部事物和它们的系统。“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就是这样以对象来命名的。  但是,对于哲学来说,这种界定方式却并非有效。例如,人们通常认为,哲学作为“世界观”,它的对象当然就是“世界”。然而,这个“世界”究竟指什么?它在哪里?随着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化发展,从宇宙学到量子学、从人类学到心理学、从社会学到医学等,关于“天、地、人”的科学分支一一形成,现实世界的

6、各个领域都已被占领,过去作为无所不包的知识总汇的哲学,现在似乎成了“一无所有的李尔王”。那么,作为哲学对象的“世界”还意味着什么呢?针对这种困境,有人主张用世界的“整体性”来说明哲学对象的特殊性,也有人主张把哲学的对象表述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等等。从根本上看,这些努力都是力图找到一种客体即外部存在的独立形式或特殊层次,以用来说明哲学“对象”的存在和特征。然而,把“整体性”、“人与世界关系”加以独立化的描述和判断,要么只是某种学说的结果,而不是学科的前提;要么它们的含义已经包含在“世界”这一总体对象的范围

7、之内,只是对“世界”概念外延的缩小或放大而已。所以,这种解释模式并不能真正解决理由。可见,沿着“某一学科的对象,一定是指某种独立存在着的外部事物”的思路去理解,已经不能对哲学的对象究竟是什么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了。  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思路,开辟了理解“对象”和“哲学对象”范畴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的起点,是引入主体性的视角,注意区分对象本身的客观存在与对它的主体把握,即区分主体“所面对”的与主体“所见到”并表述出来的对象。就是说,哲学和全部科学所面对的,当然是整个世界和它的各种组成部分,这是指客观

8、存在着的对象;但是,使哲学和各门科学得以成立和彼此区别开来的根据,并不仅仅是由于它们“所面对”的世界不同,同时还有由于观察视角、探索途径、观照层次、深思方式等不同所决定的结果(“所见到”)的不同。在现实中可以发现,以不同的方式去把握同一个外部现象领域,正是推动当代科学通过分化和综合实现大发展的一个特征,也是一些新兴的综合学科和交叉学科产生的基础。这种情况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越来越普遍。  对于哲学来说,它的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