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12699
大小:6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初中思品教学理念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思品教学理念探讨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思品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此,在思品教学屮,要求教师必须适应这种新要求,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思维方式,教学模式及方法,真正做到放开手脚,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才能,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枯燥为有趣,变苦学为乐学、好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以供参考。一、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学过程屮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思
2、品教学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变教师“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变教师是“演员”、学生为“观众”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师生同台“演出”,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积极、更有效的统一起来。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注重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内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教师指导法、调杳法、实例教学法等不同方法,打破课堂教学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一统天下的局面,把录音、录像、电影、电脑等切实引入课堂,在客观上形成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性学习
3、的有利环境。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教师不仅要关注?W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曼德勒提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明确道明了情境对情绪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工作、生活会精神饱满,思维流畅,思路开阔,动作敏捷;而在心情低落或压抑时会感受到精神恍惚,忍路阻塞,动作迟缓等。无疑,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心情愉悦,进而增强其对知识的渴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屮,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也可更好地得到发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一种“心理相容”“情理交触
4、”的心理氛围,从而取得“情通而理自达”的效果。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列宁曾明确指出:“没冇革命的理论,就没冇革命的实践。而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学生周边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变枯燥乏味为有趣有味。如在讲授“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联系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社会热点,使其自觉不自觉地感悟到中国是世界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感悟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现实,进而培养其爱党、爱国的自觉性。在讲到集体经济及其多种实现方式时,联系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等身边实际,从而提高了其认知能力,
5、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四、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思维劳动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耍,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祌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里的需要,实质是一种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加强创新思维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冰能真正把学生吸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五、实现智育和
6、德育的统一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思品课兼具智育和德育两大功能,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讲,从属于于社会科学领域,从这一角度讲是智育;从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讲,这又是德育。对于思品课教学来讲,尤其如此。一方面,加强马列主义知识教育,丰富学生头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之具有坚定确的政治方向,明辨是非善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促使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诎,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又制约学生的学习目的、
7、方法和毅力,促使其珍惜时间、自主学习、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因而,在思品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育人观,既要反对重智轻德,又要反对重德轻智的错误做法,切实做到既教书乂育人,塑造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六、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思品教学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活动,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这就要求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而不能把它当作简单的“智育”过程来完成。也正是如此,在教学屮就更需耍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贴近其心理需求,符合其思想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使其乐于接受。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