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政治教师的人格感召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政治教师的人格感召力..毕业论文摘要:怎样做一名好老师,我们必须不断的思考。如果教师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这要求我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加强人格修养,形成政治教师的人格感召力以影响学生。关键词:人格感召力重要影响怎样提高《哈姆雷特》剧中说过:“人生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自己来设计。作为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人生作品精雕细刻、精心设计。这是一条科学的,艺术的,博大精深的道路,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更应该是一条快乐幸福之路。今天怎么做教师?又应该怎么做一名政治教师?我们需要思考很多,但政治教师的人格感召无疑是非常重要
2、的。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正是政治教师人格感召力的体现。教师人格感召,..毕业是指教师通过自身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以促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一个高明的教师,人文合一,他(她)本身就是一部耐读而魅力无穷的大书。学生从师而学,所得到的是“活生生”的知识,其感知的丰富远远超出了教材知识的范畴,这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因为,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学生情感依赖、求知欲的满足和人格完善,时时受着教师人格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通过自己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出
3、来的世界观、品行,他对生活乃至对每一现象的态度,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打下深深的烙印。只有人格形象的教育和塑造才会产生重要的、不可取代的影响。所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必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这已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无数事例所证明。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为社会做出了良好的人格示范榜样,对社会的净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是学生成材的重要精神源泉,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资格,它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构成。无庸置疑,
4、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能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而不合格的职业道德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负面的消极影响。教师人格不完善的消极行为,以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着。首先表现为在某些教师中逐渐滋长的“拜金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一些教师把本应传授的知识当作商品,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金钱;有的教师向学生或家长变相索要财物;有的教师以钱多钱少作为是否努力工作的唯一标准。其次,它表现为“个人主义”在某些教师中恶性膨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的教师对工作极不负责,只热衷于干自己个人的事情;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良好教学效果而弄虚作假,甚至鼓励学
5、生作弊、说谎;有的老师不善于与他人团结协作,甚至诋毁其他教师。再次,它还表现为无视学生人格、对学生滥施惩罚,甚至亵渎、践踏学生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人格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格建设显得极为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首先,无限的爱生之心是教师人格感召力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6、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政治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政治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无论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政治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
7、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尊重和宽容学生是教师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一所成功的学校,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名优秀的教师,健康的人格也许比专业水准更重要,除具备敬业和奉献精神外,必须坚定,诚实,具有"爱心",是一个"大写的人"。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我们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真人",首先应当尊重和宽容学生。在现代教育中,个人是重要的,童年是重要的,童年生活与成人生活具有同样的价值,教育应该"尊重未成熟状态","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爱默生)。苏霍姆林
8、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师生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