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3284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低碳经济涵义与发展途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碳经济涵义与发展途径研究:本文回顾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阐述了低碳经济的涵义,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文章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重视开发低碳技术与人才培养等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利用率低碳技术人才培养 1.引言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目前,我国就发展低碳经济而言,已经采取了一
2、系列措施,包括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也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源泉。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是有别于过去高消耗,高增长的发展模式。 2.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关于低碳经济的内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金乐琴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3、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邢继俊通过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管制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推动等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利用效率。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于能源的发展,而能源的发展在于电力的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低碳电力技术的发展。邓旭、岳浩、应黎明通过对我国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和电力行业的低碳化措施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低碳电力发展的新思路包括转变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发展
4、智能电X、淘汰落后产能等。 3.低碳经济的涵义 为了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低碳经济,首先需要明确低碳经济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低碳经济:一是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要明确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重点、确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制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步骤等等。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所谓低能耗,是指较低的能源消耗,包括绝对量的能源消费量的降低以及相对量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目前,我国仍然是以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是主导产业,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等等,这
5、些无不说明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挑战。而只有明确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借鉴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总体而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也即是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4.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与发展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把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进而配套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制定绿色经
6、济政策能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 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发布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和《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分别从绿色能源、住房、交通等方面制定了有助于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2007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明确主张通过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等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提到调整中国能源结构,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现状,着重提到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促进能源的多元化,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
7、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3月,中科院发布了《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报告提到了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措施,报告还指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至60%,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 中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创新的过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达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1)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广泛宣传教育,培养全民的低碳意识。(2)把低碳经济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低碳
8、经济总体规划,统一部署低碳经济发展。(3)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等低碳产业体系。(4)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低碳能源系统。(5)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6)加强人才培养,解决低碳经济的人才瓶颈问题 5.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