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ID:24370979

大小:138.24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4

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_第1页
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_第2页
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_第3页
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_第4页
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_第5页
资源描述:

《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姓氏堂号的来源与意义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着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恽代英祖家被称为“承荫堂恽家”、李四光祖家被称为“立本堂李家”等等。著名家族堂号,如:任姓一一五知堂、赵姓一一半部堂、周姓一一爱莲堂、杨姓一一四知堂、王姓一一三槐堂、张姓一一百忍堂、鲁姓一一三异堂、丁姓一一御书堂、郑姓一一玉麟堂、陈姓一一三益堂、

2、黄姓——江夏堂、谢姓——宝树堂、冯姓——善德堂、高姓一一聚庆堂、彭姓一一述古堂、景姓一一念祖堂、贾姓一一积善堂寸寸。“堂号”是家族门广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虫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不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堂号包括郡王总堂号和自立堂号。巾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一、堂号的来历“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例如:孟姓的“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

3、。盂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盂子学习礼让进退。巾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孟姓又以"平陆"等为其堂号。赵姓的“半部堂”,出自北宋王朝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安天下”的典故。周姓的“爱莲堂”,出自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他在《爱莲说》中,曾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谢姓的“东山堂”,出自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的典故。谢安,字安石,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淡薄名利,隐居会稽东山。在国家危难的关头辞别东山,出任宰相。指挥淝水之战大获全胜,继又

4、北伐,收复青、兖、徐、豫等州;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谢安。刘姓的堂号“蒲编堂”,典出三国蜀汉皇帝刘备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家居琢县,幼年丧父,贫苦无依,和母亲一起织席卖草鞋为生。起事后,常被政敌蔑称为“织席贩屦小儿”。刘备称帝后,常思其母编织蒲席之苦,茶饭无味。刘姓后人遂以“蒲编”为堂名,以告诫子孙勿忘祖先创业之艰辛,以简朴勤奋为本。杨姓的“四知堂”,出自东汉杨震拒收贿赂的故事。东莱太守杨震路经昌邑,当晚昌邑县令王密求见。王密为讨好上司送来“十金”,并对杨震说:“三更半夜无人知晓。”杨震严肃地说:“

5、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只得羞惭而退。杨震后来担任司徒、太尉等重要的职务。为了纪念杨震的一身正气、廉明清正,杨姓后人将“四知”作为家族的堂号,鞭策子孙效法祖先的清廉家风。王姓的“三槐堂”,出自北宋王祜“植三槐,自知子必贵”的故事。王祜是开国名臣,曾任尚书、兵部侍郎等要职。他曾亲手在自家庭院里,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说:“我的后代一定有担任‘三公’一类高官的。先用这三棵槐树当标志吧。”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当上了宰相,天下人都称之为“三槐王氏”。“三槐堂”巾此得名。韩姓的“昼锦堂”,是北宋社稷重臣韩琦致仕

6、归里,在相州故居修造厅堂之名。典出《史记•项羽本纪》,秦末项羽统兵破咸阳亡暴秦后,思归江东,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后以富贵还乡为“昼锦”。韩琦以“昼锦”为堂号,绝非小人得志后的矜夸炫耀;而另有深意__把“昼锦堂”诗刻于石上,以告戒自己和后人:夸耀名誉地位,是一种令人菲薄的陋行;而应当把功业荣华作为对自己的激励和儆戒。北宋文坛巨擘欧阳修在《相州昼锦堂记》一文中,对此论说甚详。孙姓的“映雪堂”,出自西晋孙康映雪夜读的典故。孙康自幼笃志好学,家境贫寒,无钱买油点灯夜读,冬夜利用白雪反光刻苦研读。由于勤奋攻读

7、,学富五车,官拜御史大夫。孙姓后人把“映雪作为堂号,旨在激励子孙发奋读书,立志成材。郑姓的“著经堂”,是赞颂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郑玄潜心著述,聚徒讲学,融会贯通,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博陵(河北安平)崔姓的堂号为“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黄鹤楼》,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看到黄鹤楼的美景,提笔也要题诗,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雅士喜欢把“堂号”署在诗文书

8、画作品上。后来,干脆自己命名一个“堂名”,在文化交流时签署使用。实际上,这些文艺家己把家族的“堂号”逐步演化为个人的“斋名”。文人为书斋所取之名,又称为“室名”,例如:宋代文人蔡京的“六鹤堂”、陆游的“双清堂”,元代文人黄公望的“三教堂”,明代文人汤显祖的“玉茗堂”、吴文华的“济美堂”、谭元春的“岳归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