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56865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从中医角度认识癌症之浅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中医角度认识癌症之浅见【摘要】我国现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癌症已成为导致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最高,正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目前采用国际公认的手术、放、化疗及免疫疗法等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癌症的治疗问题,因此发掘、研究和利用中医中药优势治疗“恶性肿瘤”势在必行。【关键词】中医认识癌症1基本概念“癌症”亦称“恶性肿瘤”,中医学归属于症瘕、积聚、噎膈、反胃、瘿瘤等证范畴。祖国医学对癌症的认识渊源久远,早在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现代医学认为:癌症是由于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力辐射、自由基毒素、微
2、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临床表现为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其特点是癌细胞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大量消耗患者体内营养物质,并释放多种毒素,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最终由于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总体来讲,癌症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过程复杂而漫长。2基本认识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治
3、病的理论和方法奇妙而独特,没有任何一个古老的医学体系能望其项背,当今,恶性肿瘤的治疗强调各种治疗手段参与的综合治疗,而中医中药的治疗仅侧重于“减毒增效”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但中医药理论体系完整,博大精深,治疗方法灵活多样,对于治疗某些疾病如流痰、走注、顽疮、恶癣等,效果肯定,是现代西医药无法实现的,可见中医中药的明显优势。中医中药在培元顾本,活血化瘀,抗癌解毒等方面的作用独具特色,临床应用中医中药治愈各种“癌症”的也不乏其例,但仍缺乏科学依据和临床推广价值。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辩证论证的原则,正好对应“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因基础,
4、综合运用“四诊”、“八纲”理论依据,分清脏腑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痰湿等,进行整体调整,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流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魄强健,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真正效果。众所周知,肿瘤的发生是由于身体内部环境紊乱引起的,如果改变这种环境或状态,去除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条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自然受到抑制,而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的调整恰恰是中医的长处。我们注意到,临床上存在许多年老体弱或因其他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也有手术后复发或经多次放、化疗后肿瘤再次生长且出现耐药的患者,也有很多一经发现即处
5、于广泛转移的晚期患者,而解决这些问题恰恰是发掘中医中药的潜力所在。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毒副作用小,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不高,耐受性好,且疗效持久。中医对于中药的煎煮方法十分讲究,膏、丹、丸、散等剂型多样,内服、外用、针灸等方法灵活、多样、适用。中医重视预防,主张早防早治,提倡养身保健,强身健体,强调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临床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广泛应用中医中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努力发掘中药宝藏,前景广阔。3临床感悟笔者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接诊过许多病人,也治疗过不少肿瘤患者,由于本地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高,特别对肝癌的治疗体会较多。2001年11月接诊一位
6、由上级医院转回当地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女性,农民,65岁,入院时,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黧黑,肝肋下三横指,质硬,表面凹凸不平,腹部膨隆,大量腹水,移浊3+,腹胀痛,乏力,尿黄,大便粘滞不爽,脉弦细。入院后,予中药治疗后,腹水消失,食欲增进,精神可,随访至今,患者一般情况可,未诉其他特殊不适,患者仍存恐惧心理,拒绝相关辅助检查。回顾上述病例的治疗经过,治疗上侧重鼓励患者生活的信心,调理脏腑功能,疏通气机,保持大小便通畅,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循序渐进,酌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解毒之品,重用山楂、黄芪。忌用苦寒攻下,破血活血之法,以免伤正。诚然,临床上应
7、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同样的疾病,失败者亦多,仅从中提醒思索。肿瘤患者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帮助患者克服恐癌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通过适当锻炼,外养形体,内调身心,促进康复。目前,治疗恶性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放、化疗等为主要手段,手术仅能切除“癌灶”,放、化疗对身体影响极大,残留于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癌细胞难于发现和进行靶向治疗,手术后病情复发或加速病情恶化是常有的事,极大的挫败了医生和病人积极性。而多数观点认为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作用,都局限于“减毒增效”的框架内,在临床实践中,我深刻感悟到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潜力巨大,有待开阔视野,深入探讨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