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5586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高效课堂中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效课堂中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此,在高效课堂中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应该是如何让学生好学、自学、巧学、恒学。 关键词:高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好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也同样应该先从激发兴趣开始。 1.教师方面:教师是知识传递的重要媒介,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承担
2、着重要的引导责任。因此,在教学中,立足课堂,巧妙地应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思想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心灵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立足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兴趣,产生对阅读的渴望。 2.教学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创设教学情境,巧妙的问题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加上有趣的课堂情境,从感性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是活化教学内容,增加、拓展教学实例,从实质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或是走出课堂,设置多样的课外活动,从理性上激发学
3、生的阅读兴趣。4 二、自学――激励学生广泛阅读 “教材是学习的例子,是教学的凭借”。就现行教材来说,课本中阅读“例子”较少,内容单调,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本上的这几百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想方设法增添教材,填补教学内容。 1.我们可以把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知识引入课内。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需要,牵引与之相关联的课外读物,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拓展学生视野。例如,在教授一些语文名著导读时,我会适时地将一些古今名著,如《三国志》、《水浒传》等作品的精彩之处向学生做简要的介绍
4、,吸引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阅读,形成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延伸。 2.我们可以将有限的课堂阅读迁移到无限的课外生活中去。课内学习不仅时间有限,而且知识有限,我们只有放眼课外世界才能获得并积累更多的知识。例如,在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就以此诗为导火线,引出了学生小学时学过的《送元二使西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一系列的送别诗,让学生欣赏、比较、感受诗人的离别情感。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就要通过课外的广泛阅读、回顾、了解。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图书馆,走进大
5、自然,走进生活,自主阅读,广泛阅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工作就事半功倍。 三、巧学――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4初中阅读教学中,亦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应尽量避免零散、随意的阅读指导,而是应该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够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适当的点拨。 1.进行感受性的阅读。阅读,“读”字是关键,也是基础。我们只有读了,才知道文中出现了怎么样的人物,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发生了怎么样的事情;我们只有读了,才能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情
6、绪与心情,才能品尝到文章的美妙与深邃。 2.进行理解性的阅读。在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性阅读是通过对文章人物事情理趣的了解,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分析和揣摩作者写作意图的阅读过程。所以,只有理解阅读,才能将知识点迁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进行鉴赏性的阅读。它是阅读较为高层次的境界,需要学生能够真正的进入语文天地,通过对文字的阅读,不仅能够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而且还能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能够掌握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路,自成一派,拥
7、有自己的写作风格。 四、恒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在不断阅读中,自然而然的增强语文功底,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的一种无形的知识积累。习惯则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养成的比较巩固的、机械性的完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因此,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要从最根本、最基础、最普通的事情做起,在阅读、积累、应用、再阅读的道路上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因此,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
8、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继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技咨询,2008(19). [2]常海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04).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大坪中学) ??编辑鲁翠红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