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极分化”

浅谈“两极分化”

ID:2435277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两极分化”_第1页
浅谈“两极分化”_第2页
浅谈“两极分化”_第3页
浅谈“两极分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两极分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经过调整,取得很大成绩。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分配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平均主义还未完全消除;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高低悬殊,贫富差距的拉升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农村中仍有二千多万人没有脱贫。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已经出现了“富者越来越富、贫者越来越贫”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容回避,贫富差距不受遏制地日益扩大本身是危险的社会存在,着实让人难以忍受。应该对差距保持足够充分的重视,要警惕两极分化的出现。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自90年代末期以来

2、,我国的基尼系数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13年为0.459,2013年为0.460,2013年以来都在0.45以上,已经超过国际公用的基尼系数警戒线0.4。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自从2013年以来急剧加大,目前已达到第二严重的“黄灯”警戒水平,今后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恶化到“红灯”危险水平。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严

3、重、收入差距超过国际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两极分化”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趋势,小生产者的这种两极分化,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收入差距扩大不等于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到一定高的程度才会出现两极分化。在经济学上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按照国际惯例,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状态,在0.3至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基尼系数为0.5时,社会已经进入绝对不平等的社会,即两极分化的社会,达到0.6则属

4、于社会动乱随时会发生的危险状态。衡量两极分化,还有一个就是收入不良指数,即将最富有的10%(或20%)的那部分人的平均收入除以最贫穷10%(或20%)的那部分人的平均收入。一般认为收入不良指数在15以内为良好状态,超过20为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政府或国家代表富人利益,允许和鼓励收入差距悬殊发展;二是政府代表垄断集团和富人的利益要求,或是对利益分配失去调控能力,从而形成两极分化。目前中国没有出现通过财团、托拉斯等进行资本运作而致富的群体;高收入阶层大部分属于受雇的工薪阶层,也不是一个大规模、垄断性的群体。国有经济依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高收入

5、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高的行业与产业;有些高收入阶层的工作具有阶段性,并不能持久。贫富差距虽有所扩大,但并未形成绝对贫困阶层,中国低收入阶层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高收入阶层;目前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还处在0.4~0.5之间,没有超过0.5国际公认的两极分化线,尚处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而且从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变化趋势来看,也没有进入两极分化的状态。我国目前并不存在上述情况,虽然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确实比较大,但还不至于两极分化。我国的贫富悬殊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不容回避的一个焦点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6、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防止两极分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加个人收入;完善按劳分配为

7、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像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那样,把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宏观调控,从发展、体制和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公正、公平、机会均等的社会机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消除不平等的竞争,通过完善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的收入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增加政府

8、公共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二次分配来达成全民共享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