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字读音的讨论引起的理论思考[1] 

“恪”字读音的讨论引起的理论思考[1] 

ID:24341216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恪”字读音的讨论引起的理论思考[1] _第1页
“恪”字读音的讨论引起的理论思考[1] _第2页
“恪”字读音的讨论引起的理论思考[1] _第3页
资源描述:

《“恪”字读音的讨论引起的理论思考[1]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恪”字读音的讨论引起的理论思考王继如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名讳中的“恪”字宄竟应该读什么音,是k6还是quo,已经在报刊上和网络上讨论了好儿年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春天,著名的学者周汝昌和吴小如先生也都参加了。他们的一些看法,先后发表在《文汇报》笔会上(吴文《从“恪”字读音谈起》,2006-12-31;周文《一音之转无分正误》,2007-04-16)。我以为吴、周两先生的论证有些可以讨论,有所回应,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回音壁上(2007-03-14、2007-04-25)。为篇幅所限,不能展开。笔会的编辑以为可以另写一文到专门刊物上详加讨

2、论,我也通过这个问题引起了理论上的一些思考,于是写了此文。首先,我以为这个讨论是很有意思的。它关系到:①一些有异读的音,应该如何规范;②语音的演变,应该如何研宄;③语音演变屮的特例,应该如何对待;④从这些问题中,来看语音研宄中的根本理论问题。陈先生的名讳“寅恪”何所取义?“寅”是其生年,陈先生生于1890年,吋为光绪十六年庚寅;“恪”是其辈分,他在义宁陈氏中是“恪”字辈。据说,陈先生的祖父陈宝箴的同科举人陈文凤制定了谱派一一“三恪封虞后,良家重海邦。凤飞占远耀,振采复四江”,陈先生的父亲是“三”字辈,名“三立”,陈先生的孩子都是女性,

3、名字中就不用谱派,其侄子陈封可等,是“封”字辈。“三恪封虞后”是有出典的,史书上说:武王克殷,未及下车,就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用这三封,来表示恭敬。“恪”就是恭敬义。裾此说来,陈氏的远祖,就是虞舜Y。“恪”字本来写作“憲”,宋代的文字学家徐铉说“恪”是其俗体字。“恪”读什么音好?京津地区,大都读queo著名的音韵学家王力先生也是跟着念qi^的。吴小如先生的文章说:京津一带,《憲斋集古录》便读作“qM斋”,所以“恪”读qud是有根据的。陈先生本人又是如何读的呢?他自己1940年亲笔书写的致牛津人学的英文信,落

4、款是"TschenYinkoh"(《陈寅恪集•书信集》223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显然,这是据“恪”为苦各切的音拼写的(“恪”只有这一个反切,在历史上它不是多音字),所以还保存了入声尾h。据此是难以断定陈先生是如何将此字折合成国语的(国语中没有入声,也没有ko这个音节)。陈先生对这个字的国语读法,有两国版本,一个版本是读kh据说,清华图书馆元老毕树棠先生曾经问过陈先生,陈先生告诉他“恪”应读ke音,他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que,你不予以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另一个版本是读q什,据说,陈先生本人就说过此字读

5、qM(传说而己,羌无实证),所以他的夫人、女儿、助手、学生都如是读。这些都是U耳•相传的说法,叫人莫衷一是了。“恪”宄竟应该读什么音。这关系到g/k/h受后面的高元音的影响而读成j/q/x的问题,也就是颚化问题。这个颚化,明朝时己经显示出来了。迄今为止,其基本规律已经非常明白了,就是:四等(除蟹摄合口外,如“桂”字)必颚化;三等幵U必颚化(如“九”字),合口则存在两种状况(如“去”颚化,“鬼”不颚化);二等开口大都(不是全部)颚化,而方言中却常常不颚化,两种状况的存在相当普遍,二等合口不颚化;一等则不颚化。“恪”是一等字,不颚化,据其

6、反切折合成今天的音是kd,而北京话在“恪守”这个词里也都读kd。汉字读音的规范,是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同时也考虑到反切折合成今音的规律。两者如果不一致,自然以北京音为准,这自然限于北京话屮常见的字。按照这个办法,将“恪”的读音规范为W是恰当的。认为应该读qu6的大都据二等字来证明,这样的论据是不能证明其论点的。很多人都喜欢用“确”字来证明“恪”可以读qM,这是有问题的。“确”字是胡觉切,二等字,常组成“硗确”一词表示土地多石而贫瘠,现在用作“確”的简体字,而“確”本身是苦觉切,同样是二等字。所以“確”在方言中会读为“ko”或“ka”(均

7、为入声),而普通话屮读为“qu6”,这是二等开口字的颚化,不可以用来证明一等字必然颚化的。周汝昌先生文章中所举的例子中,“客”、“嵌”都是二等开口字,按语音演变规律,多数是颚化的,但是也不是全部都颚化。如“客”字,周先生文中说其家中的保姆读qie,我所知道的,还冇山东德州、内蒙的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市都念qi6(山东来的研究生丁文艳、A蒙来的研允生李红®说),这不能说违背规律。但北京话仍念k6,所以规范的读音是k6。“嵌”虽然也有不少方言读kdn,但也只能根据北京音读qidn。周先生的文章较别人不同的是还举了三四等的字,这就更不能说明问

8、题了。如“去”是三等合口,北京话中是颚化了的。清代八旗人念作kd,今延安人也如此念,京剧《法门寺》的道白也如此念,这样的读法还冇很多地方,如南京、江淮等地。这只能说明该地保留一种老的读音。而京剧本来就要求分尖团,用这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