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体心理学角度解析伯格曼电影《野草莓》

从本体心理学角度解析伯格曼电影《野草莓》

ID:2432573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从本体心理学角度解析伯格曼电影《野草莓》_第1页
从本体心理学角度解析伯格曼电影《野草莓》_第2页
从本体心理学角度解析伯格曼电影《野草莓》_第3页
从本体心理学角度解析伯格曼电影《野草莓》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本体心理学角度解析伯格曼电影《野草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本体心理学角度解析伯格曼电影《野草莓》  摘要:伯格曼的经典电影《野草莓》讲述的是一个七十八岁的老人伊萨克在事业之巅通过一系列的梦境和幻觉,自我意识与反省,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抛开电影本身的社会性意义,对生存与死亡,价值与信仰的思考,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是一次主人公乃至导演和观众的心理历程。  关键词:野草莓生存分裂负性心理无意识  一.生存分裂现象  影片开始伊萨克说:我的一生还是很幸运的,以赚取面包的辛劳开始,为了对科学的爱而结束。作为一个医学博士,功成名就,还准备去出席兰德医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的盛典。如此看来,伊萨

2、克的一生似乎很圆满,他自己也很满足。可是,一系列的关于他自身的问题开始随着影片的进展慢慢显露出来。确切地说,这是人的自我的两条线路,社会属性价值和个人生命价值,也即人格分裂或者说主客体存在的分裂。  人是社会的一员,也很容易因为过于追求社会价值而忽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东西,伊萨克的一生就是如此,虽则在科学上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对社会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他对亲人的情感缺失,对家庭的冷淡,对生活的生硬,少年爱情的阴影,中年妻子的背叛,晚年儿子的疏离都那么隐晦地存在于他的内心最深处。他正面意识到这一点是通过一个关

3、于死亡的梦境引发的,死亡的阴影驱使他不得不清醒的面对这些问题。梦境是以人的主客体的存在方式进行的,伊萨克通过自我的在场预见了自己的死亡,是以一个似乎局外人的身份,以一种纯粹客观的视角照见了自己的死亡。他在空空的大街上迷了路,一个中年男子拍了他的肩,竟然是没有脸面的,最后竟然倒在地上化成了水,接下来就是死亡的来袭,前面跑来一辆马车,里面掉出一个棺材,伸出一只手,他便去拉,却发现死人竟然是自己。这是因为伊萨克内心一直拒绝去进行直接的自我反省,在梦中便以这种分裂自我的方式去间接地窥视自己的心理和想法。其实他的梦中的那些超现实

4、主义的意象完全映射了他的内心视像,时间的无可挽回的流逝,死亡悄无声息的逼近,无可逃避。伊萨克在这个梦里预感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就逼迫着他回顾自己的一生了。  人是能够自我整合的,即从意识的自我转到自在状态的活动。伊萨克从做这个梦以后便开始尝试着去做另一个自我。他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似乎是成功的,可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体,他却是失败的,对科学的热爱能怎样呢,只能表明他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社会的工具而已。伊萨克在亲人眼里是那样的固执自私,甚至不愿意帮助最亲近的人,自私暴躁,致使他和儿子儿媳的关系很不好,儿媳随行就是包含了对

5、公公行为的指责目的在内,伊萨克也开始接受了指责,意识到了自己人生的失败,接受现实,并开始尝试着悔过,改善。接下来便是旅途的过程,其中伊萨克经历的不仅是实际上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历程。首先是到了野草莓生长的故园,童年记忆的所在,童年的伊萨克形象在老年伊萨克的所见场景中是缺失的,这种缺失是无意识的,伊萨克对于自己童年的阴影耿耿于怀,是一种潜意识里对痛苦记忆的隐藏,他想原谅这一切了,是以一种年华已老的博爱宽容姿态显现的。后面伊萨克对妻子背叛自己,和别人通奸时的场景的再现,更加赤裸地揭示了伊萨克作为一个丈夫的失败,冷酷、伪善

6、、无情,他作为旁观者感到震慑和悔恨,这是他在幻觉中走进法庭接受审判,罪名便是无能、自私、无情,这是他妻子的控诉。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上看,伊萨克是通过存在来到存在中间的,这样便可以降低负罪感,冷静而理性的接受并改善。  二.负性心理和无意识  伊萨克在去接受荣誉授予的旅途中遇到了很多人和事。他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也不断尝试着运用新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别人和处理事情。人们忍受的痛苦不仅来自情结、习惯、错误的认识或外部的进攻,更多的是内心不断产生的烦恼。  伊萨克这一生的所作所为与他从小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影片中伊萨克的父亲这

7、一形象是缺失的,他可能没有享受到父爱,不知道父爱的滋味,因此身为一个父亲他是失败的,与儿子之间极其地冷漠,没有对儿子施与过美好的父爱,或许他本身并非是有意识的去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只是一种潜在的无意识的行动指引。也即负性心理的存在,它带来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烦恼,使人觉得,不管做什么,都被捆住了手脚,好像什么都做了,一切都已经命中注定。伊萨克父爱的缺失导致了他的儿子的父爱的缺失。路途中遭遇车祸时的一对中年妇女无休止的争吵影射了伊萨克年少时父母的不和,勾起了他的心理阴影。同时他的儿子也是他的翻版,这一点从儿媳玛丽安和他的对话

8、中得出,玛丽安怀孕后告诉儿子伊沃德,他竟然产生强烈反对,认为生孩子是一件荒谬的事情,这使得伊萨克第一次意识到儿子可怕的内心,这也照见了他自己。因为儿子从小就生活在冷漠和忽视的环境里。不仅父爱是缺失的,他的母亲也严重影响了他,在玛丽安和他一起去看望他的母亲的时候,玛丽安对他说:见到你和母亲在一起的样子,令我感到震惊,我在想,这就是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