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

对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

ID:24318088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对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_第1页
对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_第2页
对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_第3页
对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创作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身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的苏洵,他的文学成就是不可小视的,但其自身的光华多被其子苏轼所掩盖,略显冷落。本文将发掘其文学创作中的瑰宝所在--散文。  关键词苏洵散文  在热闹的宋代文学研究中,苏洵的散文一直是略受冷落的,但明珠蒙尘并不能掩盖其真正的光辉。不论在宋代的古文革新中,还是对苏轼兄弟的教育,苏洵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洵一直以来都被世

2、人看作是大器晚成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他的《上皇帝书》中,他曾提到:“而臣之所以自结发读书,至于今兹,犬马之齿几已五十,而犹未敢废者,其意欲自效尺寸于当时,以快平生之志耳。”又据他的《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苏洵二十五岁前荒废了学业,直到二十五岁后才发愤读书,经过多年的闭门苦读,终有所成。但苏洵的求仕之路并不平坦,甚至可以用坎坷来形容。苏洵曾参加应试,但均名落孙山,直到苏洵的父亲离世,苏洵才决心放弃科举求仕之途,自托于学术,博览群书,进行自

3、身的积累。  苏洵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他未被举荐给欧阳修,未蜚声文坛,于家中苦读之时,可以视为他创作前期;在他得到欧阳修赏识,由布衣之身转变为闻名天下的名流,此时是他创作后期。  苏洵的创作前期,主要是他求仕应举跟闭门苦读的时期。因为屡次的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苏洵开始了长期的苦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洵创作了《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形成了其独有的别具一格的文风,其思想也有别于当时诸家,自成体系。在其创作后期,他人生经历和身份地位的变化使其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文风既继承了前期的特点又有所发展。  苏洵

4、前期博览群书,所学甚为广泛,这也使得其思想具有“杂”的特点,他以儒家为本,又兼具纵横家、道家、法家等多家思想,因此也受到了儒家正统主流思想的排斥,但这同时也造就了其散文的独特风格。苏洵在创作前期读书的目的是为博取功名,主要学习作文的技巧,关注社会与政事,因此在前期其创作文章多为论说文。苏洵崇尚纵横思想,而且其不仅在理论上师从“纵横”,而且在其创作中也不断运用着这种思想。但苏洵与纵横家又有所不同,苏洵虽偏离儒家正统思想但并未真正脱离,他始终坚持儒家的“仁义”为其文章的根本,纵横之术仅仅是一种推行“仁义”的手段而已。这又使得

5、苏洵既区别于一般的纵横家又偏离儒家。在苏洵的前期创作的论说文中,他习惯于开篇摆出观点,再结合现实进行展开论述,并在文中引用古今的事实进行对比论述,最后归纳综合,印证论点。其文中心明确,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苏洵又擅用各种艺术手法行文,使得他的文章说理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由于苏洵比较关注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因此,他的论说文中尽管不免会有一些有失偏颇之言,但多数的观点还是能够切中时弊,警醒世人。  后期苏洵的文章创作在前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苏洵从单纯的论说文创作转为创作各体文章。因人生经历的变化

6、,后期苏洵在关注社会与政治的同时,开始关注人生。如他在《极乐院造六菩萨记》中说道:“始予少时,父母俱存,兄弟妻子备具,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三十年之间,而骨肉之亲零落无几”。反映了他在暮年逐渐感受到了生命的沉重与不易。苏洵后期开始研究《易》,对自然与宇宙进行自我的探索与深思,他此时的文体创作也出现了祭体文,饱含真情实意,极富感染力,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同时又富有哲理。  苏洵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上的文学成就甚为不俗,同时苏洵在政治思想方面亦是颇有建树。苏洵是一个极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

7、要”,是为了其政治理论能够“施之于今”。苏洵提出了:“古之善观人之国者,观其相如何人而已。”表达了宰相的重要性,主张对其“重之以礼”、“重其责”;同时还主张广纳贤士,人尽其用,这都体现着苏洵的政治智慧。  在“唐被冷落的文学瑰宝——苏洵散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宋八大家”之中,苏洵是相当独特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他文风的别具一格,在文学领域内独竖一帜,而且因为他还关注政治与社会,传达他对社会与现实的看法与见解,苏洵一生志在济世救民,笔下未曾有一字空言,注重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社会功用之间的有机统一与融合。这一切

8、都造就了一位特殊的文学大家,苏洵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亦不可动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