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11350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作用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作用的调研报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和谐社会;工会;企业 :F270:B:1009-9166(2011)0014(C)-0084-01 一、对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一)工会是职工群众参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一方面,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必须反映并代表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它又是在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必须“把
2、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二)工会是职工群众实现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引导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没有企业文化,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不可能的。为此,工会要引导广大职工发挥工人阶级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倡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三)工会是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服务者。工会组织要努力为广大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第一监督人,
3、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主人翁作用创造条件。(四)工会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工会要自觉承担起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的职责。只有让职工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广大职工真正感受到和谐社会建设是自己的事业,与自身利益和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踊跃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二、我省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工作成效 目前,我省有基层工会6.45
4、万个,涵盖单位10.16万家,工会会员489万人,建会单位职工入会率93%。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会4.33万个,涵盖单位7.16万家,工会会员301万人,入会率为91.4%。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省各级工会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抓住建立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工作主线,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工作要求,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在工作筹划中突出重点任务、工作思路上实施项目带动、工作手段上创新活动载体、工作重心上
5、强化基层组织,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发挥了组织作用、引导作用、服务作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 三、问题与建议 当前,我省劳动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工会工作的整个环境是比较好的,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人心思定、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努力把智慧和力量用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伟大事业上,在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发挥作用。但是,由于一些法规在有的地方落实得不到位或者根本难以落实,造成劳动关系运行中出现一些局部性的矛盾。主要表现:一方面,技能人才缺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技术工
6、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均等问题仍然存在。工会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我们感到差距还很大、任务还很重。另一方面,劳动就业环境问题。 为此建议:(一)进一步落实“共建共享”的指导方针。胡锦涛同志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利益原则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是包括工会组织在内的社会各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二)进一步解决好当前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进一步改善劳动就业环境。重点是:1、进
7、一步逐步完善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2、重视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和管理。3、妥善解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4、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和体制建设,大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和工作机制创新,切实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引导、督促企业加强自主培训,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落实培训经费,保证国家规定的教育培训经费能落到实处;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统筹社会培训资源,满足职业院校以及企业和各类培训实体开展实训的需要。三是加大工人阶级宣传力
8、度。这几年在省委和各媒体的重视支持下,各级工会在宣传工人阶级方面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宣传氛围。(三)进一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发挥工会特殊作用。一是认真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努力做到:以职工为本,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维权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主动维权,积极主动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不断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