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044
大小:126.58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7-07-13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教育与教学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汉语中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西方教育一词来源于deucare,本意是“引出、导出”,对人实和引导。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作准备。美国教育村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等。无论东西方,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活动。二、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
2、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广义教育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出现的教育活动,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明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狭义教育的特点:第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第三,它是在受过专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教育有时也作
3、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此时“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三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最基本、一般的问题,诸如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这一时期
4、,教育学都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主要教育家、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69(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圣人”,主要贡献:其一,他晚年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其二,他开创了我国私人讲学的先河,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论语》20篇是孔门弟子辑录取孔子言行录,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依据。关于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
5、会发展有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哲学命题。关于教育对象,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关于教育目的,一直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关于教育内容,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关于教育原则与方法:提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原则,“学思结合”、“谦虚笃实”的方法。朱熹在概括孔子教育经验时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表现为一是全面了解学生,二是
6、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启发诱导的时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心里似乎知道,但还是想不清楚)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话到嘴边却拿不准,说不清)学百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这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关于道德修养:立志有恒:《论语-子罕》,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信,行必果。改过迁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关于教师观,教师应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
7、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2)孟子:名轲,战国中叶鲁国人(今山东邹县),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其弟子对他言行的记述。关于教育目的,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为五伦。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持志养气,反求诸己,动心忍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春所不能。(3)《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
8、教育专著。是先秦儒家教育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全书共1229个字。关于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关于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以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熟,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主张按地方建制分别设学。关于教学原则:69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