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04140
大小:57.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张岚芳河北省涿鹿县赵家蓬中学075636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从根木上转变观念。木文从增强课堂的知识趣味、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山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关注实践操作的落实等方面谈了谈体会。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体会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木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
2、体会:一、增强课堂的知识趣味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牛.自主观察、反复思考探索事物的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数学知识木身具有抽象性,与初中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了矛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牛.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今天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
3、教材中添设了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牛.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能围成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祌。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了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引
4、导学生对新教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探究一般规律及其本质,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活动的思维活动。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鼓励和支持学生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控、自信的心理素质,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
5、学习能力。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学习基本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吋,要注重学方法的传授,要通过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AI的小主人,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并提出问题和归纳知识。四、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是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多媒体教学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J,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A)主动性。计算机多媒
6、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八年级第一章《探索勾股定理》吋,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了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五、关注实践操作的落实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初中生对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比较抽象的知识
7、不易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实物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去观察现象,从而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掌握方法。这样不仅能激发起他们参与实践行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虽然初中生已在小学学过,但在证明之前让他们动手剪接验证这一结论非常有必要。因为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学生不仅能理解定理的证明方法,而II通过思考、讨论能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在探索中产生浓浓的学习兴趣。再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两
8、个半径分别为6cm和4cm的圆形纸片,通过两个圆纸片的位置变化,观察、发现出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加强了对两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之间的等价关系的理解。参考文献[1】常如吉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李克东数字化学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