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99787
大小:77.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基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基处理曹伟良 王英姿(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518054) [提要] 本文通过某工程桩基缺陷的处理过程,着重分析了桩基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桩基缺陷程度,分别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同时对主要的补强施工工艺--高压旋喷注浆法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大直径人工挖孔桩 缺陷处理 高压旋喷注浆 1.概况 某工程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占地面积约10718m2。地上部分由6层裙楼和3栋塔楼组成,其中主塔搂46层(结构高度约165m),附塔楼各26~28层(结构高度约98m),地下部分3层,底板相对标高为-12.7m,总建筑面积约12万m2。该工程所在地段
2、原始地貌单元属深圳河北岸及布吉河流域之冲积地,场地埋藏的地层(自相对标高-2.00m计起)有: 人工填土层(厚度为0.3~1.2m);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厚度为0.3~2.7m),细中砂(厚度为0.5~3.9m);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粉质粘土(厚度为0.4~2.5m),中粗砂(厚度为0.5~2.5m); 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粉质粘土(厚度为14.2~48.4m); 侏罗系混合岩化凝灰质砂岩,强风化(厚度为1.2~25.4m),中风化(厚度为0.5~3.7m),微风化(厚度不详)。 场地位于侏罗系混合岩化凝灰质砂岩与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之接触地带,围岩
3、与侵入体的侵入关系复杂,其接触带岩石一般胶结良好,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构造挤压及蚀变现象。 该工程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直径为1.4~3.4米,长度为20~40多米不等,全部工程桩共计182根,其中I区59根(包括新增加的一根冲孔桩F4'),II区58根,III区52根,工程兼支护两用桩13根。桩芯混凝土等级I区主塔楼为C30,其它桩为C25。C30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基岩,C25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施工过程中有少量桩的持力层由强风化改为中风化。现场对首批完成的151根桩中的53根桩进行抽芯检测,发现桩芯混凝土存在严重的缺陷。为对桩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采取对每一根桩进行抽芯检测,先根据抽出芯
4、样的具体情况评价缺陷的严重程度,然后确定增加抽芯桩位和数量(最多的每桩抽有四孔)。最后整理出混凝土芯样柱状图和混凝土强度报告。二、缺陷情况及其分类 桩基施工完成后,根据抽芯钻等检测情况发现桩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对抽取混凝土芯样外观及选样试验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分别将桩身按混凝土完整性、混凝土强度进行分类:1.桩身混凝土完整性 根锯桩混凝土芯样的外观完整情况分为A、B、C、D四类: A类[无缺陷,完整桩]这类桩在抽芯钻探过程均属正常,芯样混凝土总体胶结良好,混凝土芯表面光滑,骨料分布基本均匀(局部部位芯样骨料稍有不均)。各桩芯样呈通长圆柱,接口吻合,采芯率达到100%,目测混
5、凝土强度正常。 B类[轻微缺陷,这类基本完整桩] 桩在抽芯钻探过程均属正常,芯样混凝土大部分胶结良好,混凝土芯表面基本光滑,骨料分布基本均匀,但局部部位芯样表面有轻微蜂窝麻面现象(有深度≤1cm的蜂窝),并呈杂乱分布,该部分强度较底。各桩芯样呈通长圆柱,接口吻合,采芯率为100%。 C类[蜂窝类严重缺陷桩]桩身混凝土芯样通长尚呈连续长柱状,接口吻合,采芯率为100%,骨料分布基本均匀,但局部部位芯样表面有严重蜂窝现象(有深度>1cm的蜂窝),在蜂窝区段,粗骨料局部剥落,混凝土芯断面呈残月形,已不能制作标准圆柱体抗压强度试件。相应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很底。这类桩除局部的严重蜂窝外,在长度
6、方向,轻微~中度蜂窝及麻面等较差的缺陷也很普遍。大部分混凝土芯样表面不太光滑,骨料分布也不均匀。混凝土芯强度离散度很大。 D类[破碎类严重缺陷桩]桩身混凝土芯样在长度方向因存在严重蜂窝离析且其体量较大,导致在抽芯钻探时局部混凝土芯样已呈完全破碎状,混凝土芯样严重离析,粗骨料剥落严重。2.桩身混凝土强度 现场选样时,按照桩芯长度方向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原则并针对性地考虑对有缺陷段选取10个进行试压。由于本工程抽芯所揭露各桩的桩身混凝土质量差异很大,不能按成批统一进行评定。改单桩分别作为一个验收单位批进行评定判断。按照《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桩身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标准为:芯
7、样混凝土强度满足下列条件,则判定桩身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判定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合格。 芯样试件数量n≥10时: mfccu—λ1Sfcu≥0.9fcu,k×0.88 fccu,min≥λ2fcu,k×0.88 式中n=10~14时,λ1=1.70,λ2=0.90 ⑵.芯样试件数量n<10时: 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