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81041
大小:5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贫困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贫困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巩志成(中井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11-105-01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乂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仟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特别是贫闲地区群众的根木利益,消除贫困,实现富裕,是贫困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
2、志。近年来,政府围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幵发为切入点,努力改善贫闲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以扶持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努力带动贫困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着力解决群众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在促进贫困地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贫困地IX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结合新农紂建设,深入分析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3、对推进贫困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贫困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分析(一)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业生产条件亟待改善。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对农村贫困地区投入不足,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没有发生根木性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仍然十分脆弱,一些贫闲村的基木农田缺少灌溉,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还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状态,贫闲村群众迫切需要彻底改变以水、路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居住条件比较简陋,
4、生活水平质量不高。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贫困群众的人居条件仍然相当严峻。(三)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大。大部分贫困村、贫困户生产仍然沿用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还没有建立起能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群众普遍增收困难。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转等产业特色不显著,种植结构单一,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小,分布零散。(四)社会事业建设落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教育、文化、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拥有的资源相对不足,大部分贫闲村无图书室、无文化活动室和卫生所,村委会办公场所简陋,设备陈旧,无法满足贫困农民学习文化和先进实
5、用技术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农民就医治病的需要。因此,改变农村教育、文化、医疗落后的现状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五)农村民事纠纷较多,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低,法制观念淡薄,再加上农村宗教势力影响,农村民事纠纷、偷鸡摸狗、打架骂仗等各类事件吋有发生。形成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圈。要构建农村贫闲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加强基层普法,民主法制教育,切实维护农民权益,这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关键之所在。(六)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农民缺乏应冇凝聚力。凡是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村组,矛盾和问题就少,凡
6、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组,矛盾多、问题多、纠纷多、正气低、歪风盛。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和班子带头人是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保证。二、加强贫闲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努力改善贫闲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是帮助贫闲群众解决和巩固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的基本措施。(二)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努力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紧紧抓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放松,按照区位
7、优势、农户传统生产习惯和市场需求三结合的原则,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大力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贫困人群自我发展的能力低,带来的发展机遇不平等,是致贫的一个根本性因素,要把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贫闲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扶贫实践之中,通过劳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更快更好地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贫闲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贫困村在加快扶贫开发步伐的同时,应当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
8、电视、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二是建立农村失学儿童、贫闲大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