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管窥

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管窥

ID:24278527

大小:6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管窥_第1页
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管窥_第2页
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管窥_第3页
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管窥_第4页
资源描述:

《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管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管窥失眠症为临床上所常见,失眠重症,顽固性失眠亦不少见,中西药频投,反复不愈,颇为难疗,痛苦万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被誉为杂病圣手,诊治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疗效颇佳,经验丰富,侍诊于侧,获益良多,不揣愚陋,管窥如下。1、法自心出重圆机近一年来,随路师侍诊数十次,诊治顽固性失眠或原有其他疾病但以失眠为主症的病人共73人次,其中男47人次,女26人次;年龄以40〜60岁患者最多,为52人次,占总数的71.1%;所伴疾病以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胃肠病、肝胆病、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等为多见。在这73

2、人次中,路师亲拟治法30余法,处方主方73张。所拟之治法,常用的依次为:益气养血(阴)法、疏肝和胃法、调理心脾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脾肾法、和解枢机(少阳)法、交通心肾(泻南补北)法、运(醒)脾和胃法、温胆安(育)神、和胃降浊(逆)法、清心宁神法、疏肝解郁法、益气固卫法、养血柔肝法等15法。路老临证从脏论治,重视脾、肝两脏。从脾论治为主的处方治法有:调理心脾、调理肝脾、运(醒)脾和胃、调理脾肾(健脾益肾)、柔肝理脾等法共47次。从肝论治为主的处方治法有:疏肝和胃、调理肝脾、养血柔肝、疏肝解郁、柔肝理脾、清肝益肾等法共42次。而涉及心(神)的23次

3、,肾20次,最少是肺1次。从腑论治、重视胃、胆两腑,涉及胃论治的有:疏肝和胃、运(醒)脾和胃、和胃降浊(逆)、温胆和胃等法共28次。涉及胆论治的有:和解枢机(少阳)、温胆安(育)神、温胆和胃等法共25次。无明确涉及大、小肠及膀胱者。通过对治法的频次分析,总结了路老治疗失眠的点滴经验。首先,重视五脏功能的调理。在脏腑方面,更重视脏,依次是脾、肝、心、肾,最少是肺;在腑方面,主要为胃、胆,基本不涉及大、小肠及膀胱。从脏腑相连表里考虑,首重脾胃,次之是肝胆,再次之是心肾,与路老治疗疑难杂病,重视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是相一致的。其二,重视气、阴、血精微物

4、质的顾护,长期的失眠会耗伤气阴血,导致气阴血虚衰,气阴血虚损可致阳不入阴、阴阳失和而导致失眠或使失眠加重,所以益气养血(阴)为单次出现最多的治法。其三,路老所列30余法,是因所治之病例,绝大多数是长期的、顽固性失眠并都伴有一种或几种疾病,病情复杂,病机多出,一种治法难以控制病情,往往是两三种治法并用而取效,所以辨证论治,法自心出,圆机活法是关键。2、用药如兵贵灵活在路老所开73张主方处方中,用中药184味,应用频次在25次以上的由多到少依次为:生牡蛎42次,薏苡仁38次(炒薏苡仁36次,生薏苡仁2次),炒苍术37次,白芍36次(桂白芍19次,炒

5、白芍14次,白芍3次),白术35次(炒白术31次、生白术4次),生龙骨34次,半夏33次(竹半夏24次、姜半夏7次、法半夏2次),黄连32次,茯苓32次,厚朴31次(厚朴花19次,厚朴12次),炒杏仁30次,枣仁28(炒枣仁27次、生枣仁1次),西洋参28次,五爪龙27次,太子参25次,共15味。184味药中只用1次的中药为44味,2次药20味,3次药16味,既精细,又灵活,用药如用兵。特点之一,注重调理脾胃。用药以调理脾胃药频次最高,如薏苡仁、炒苍术、白术、半夏、茯苓、厚朴,次之为镇静安神药,如生牡蛎、生龙骨。清心泻火药中的黄连,理气化湿药中

6、的炒杏仁亦常选用。特点之二,注意调理气血。益气药占15味药中的后3位,益气药频次最高的为西洋参,其次为五爪龙、太子参。西洋参与太子参功效均为益气养阴,特性是补而不燥,养而不腻,而五爪龙味甘、微苦、性平,不单是补气强壮药,具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之功,并有黄芪补气之功而无黄芪壅滞之弊。柔肝养血药中的白芍,养血安神药中的枣仁亦为常用之品。特点之三,选药精细,注意炮制。如应用白芍,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选桂白芍19次,炒白芍14次,白芍3次;应用半夏根据不同疴隋分别选竹半夏24次,姜半夏7次,法半夏2次。同时注意白术、厚朴、薏苡仁等药物不同炮制方式的应用。特点

7、之四,注重配伍、常用对药。如炒杏仁与炒苡仁、生牡蛎与生龙骨、苍术与白术、黄连与肉桂、茯苓与泽泻、知母与黄柏、藿梗与苏梗等。特点之五,药物内服外用相结合,应用茶饮及浴足药,提高疗效。按中医学称失眠为“不寐”,古医籍中又称“不得眠”、“目不暝”、“不得卧”等。《灵枢大惑论》认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灵枢邪客》对“目不暝”提出了“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的治法和方药。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少阴病热化阴虚火旺

8、证不寐用黄连阿胶汤,虚劳病虚热烦躁证不寐用酸枣仁汤,太阳病上焦郁热证不寐用梔子豉汤等治疗,开启了不寐辨证论治的先河,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唐孙思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