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71203
大小:4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精馏塔实验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馏塔实验讲义一、实验目的⒈充分利用计算机采集和控制系统具有的快速、大容量和实时处理的特点,进行精馏过程多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实验结论。以掌握实验研究的方法。⒉学会识别精馏塔内出现的几种操作状态,并分析这些操作状态对塔性能的影响。⒊学习精馏塔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并掌握其影响因素。⒋测定精馏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学生对精馏过程的认识。二、实验原理1.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逐板上升与来字塔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
2、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内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际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塔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使用。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1.2—2.0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
3、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会变坏。2.对于二元物系,如已知其汽液平衡数据,则根据精馏塔的原料液组成,进料热状况,操作回流比及塔顶馏出液组成,塔底釜液组成可以求出该塔的理论板数NT。按照式(5-1)可以得到总板效率ET,其中NP为实际塔板数。部分回流时,进料热状况参数的计算式为式中:tF——进料温度,℃。tBP——进料的泡点温度,℃。Cpm——进料液体在平均温度(tF+tP)/2下的比热,kJ/(kmol.℃)。rm——进料液体在其组成和泡点温度下的汽化潜热,kJ/kmol。Cpm=Cp1M1x1+Cp2M2x2,
4、kJ/(kmol.℃)rm=r1M1x1+r2M2x2,kJ/kmol式中:Cp1,Cp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平均温度下的比热,kJ/(kg.℃)。r1,r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泡点温度下的汽化潜热,kJ/kg。M1,M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的质量,kg/kmol。x1,x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进料中的分率。三、实验流程主体设备位号及名称:T101——精馏塔D101——原料液储罐D102——塔顶产品储罐D103——塔底产品储罐E101——预热器E102——塔釜电加热器E103——空气冷凝器P101——
5、进料泵LV101——塔釜掖位控制电磁阀四、实验步骤·选择参数1.在“实验参数”界面,选择精馏段塔板数,选择提馏段塔板数。以下实验步骤以精馏段塔板数为5,提馏段塔板数为3,回流比为4的情况下为例。·精馏塔进料1.检查各容器罐内是否为空。2.检查各管线阀门是否关闭。3.在“实验参数”界面,配置一定浓度的乙醇/正丙醇混合液,即进料配料比。4.设定进料罐的一次性进料量,单击“进料”按钮,进料罐开始进料,直到罐内液位达到70%以上。5.打开进料泵P101的电源开关,启动进料泵。6.设定进料泵功率,将进料流量控制器的MV值设为50%,开始进料
6、。7.设定预热器功率,将进料温度控制器的MV值设为60%,开始加热。8.如果塔釜液位涨过70%,打开LV101,将塔釜液位控制器的MV值折为30%左右,控制塔釜液位在70%-80%之间。·启动再沸器1.打开阀门V103,将塔顶冷凝器内通入冷却水。2.设定塔釜加热功率,将塔釜加热控制器的MV值设为50%,使塔缓缓升温。·建立回流1.在“回流比控制器”界面,将回流值设为20,将采出值设为5,即回流比控制在4。2.将塔釜加热控制器的MV值设为60%,加大蒸出量。3.将塔釜液位控制器的MV值设为10%左右,控制塔釜液位在50%左右。·调整
7、至正常1.进料温度稳定在95.3℃左右时,将进料温度控制器设自动,将SP值设为95.3℃。2.塔釜液位稳定在50%左右时,将塔釜液位控制器设自动,将SP值设为50%。3.塔釜温度稳定在90.5℃左右时,将塔釜温度控制器设为自动,SP值设为90.5℃。4.稳定时塔顶温度在75.8℃左右。5.保持稳定操作几分钟,取样记录分析组分成份。·停车操作1.关闭原料预热器,将进料温度控制器设手动,将MV值设0。2.关闭原料进料泵电源,将进料流量控制器设手动,将MV值设0。3.关闭塔釜加热器,将塔釜温度控制器设受动,将MV值设0。4.待塔釜温度冷
8、却至室温后,关闭冷却水。五、参考文献[1]冷士良.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张金利等.化工原理实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杨祖荣.化工原理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