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64372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分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分数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xuanranfumochimlyouzhiwuru()(>(>()()zhaodaishoulianxiongtangxiuseyunnuo()()000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V”。(4分)蒙(m6ngmSng)古咀嚼(ju6jido)规矩(jQjQ)剥(b6bdo)莲蓬机械(jidxie)Jt(canchdn)扶汲(jlxl)取清平乐(I6yu&)三、比一比,组词。(5分)漠0涯()暇()弛()衰()魁0赔()寞0崖()遐0驰()養()愧(}陪0狩()拧()揪(
2、)瞅()搀0挽()四、写近义词。(6分)请教(>放肆()爽快()驱逐()繁华()严肃()五、写反义词。(6分)狰狞()独立()丰富()洒脱()污染()放弃()六、用“立”组成不同的词语,并分别填入下而的句子中。8分()00()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2、中国人民以自强不息的风姿()在世界的东方。3、一颗颗高大的白杨树如一位位将强的卫士()在戈壁滩上。4、昔日的小山村,如今()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七、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4+2+4+2分)12分()()忘食口若()()千里()()了如0()神采()()(
3、)()尽痒一()千里美(>美()1、以上词语中形容口冰好的词有,我还能写一个2、以上词语中形容绿的词有,这是形容绿的,我还能写出形容绿的时间长的词,形容绿的程度的词。3、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1>李明同学学习相当刻苦,可谓是。2、他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八、按要求做题。(10分)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改为现代语言)2、李阳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买一支钢笔。”(改为间接转述句)3、汹涌的洪水涨到人们的腰部。(改为拟人句)4、我端起这个搪瓷碗,觉得它很重。(改为夸张句}5、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改为陈述句}6
4、、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7、马文只好尊重李辉了。(改为双重否定句)8、校园里经常有人乱丢纸屑,请你写一句提示语。9、喂,图书馆的书不要随便乱放。(改为温馨的提示}10、“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正确停顿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九、根据课文填空。(18分)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_的。这本书主要记载。杨氏之子回答妙在。2、相声是一种。《打电话》采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3、《童年的发现》中的“我”在九岁吋就发现了,冋吋也明白了。
5、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这首诗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图。5、《将相和》根据的节选改编。这本书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文章通过三个小故事的叙述,写出了将相由“不和”到“和”的经过,其中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1分)松树的风格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敬仰)之心。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一一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
6、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耍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白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k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汕;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乂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
7、炎炎烈円,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1、文中画“”的句子用了什么写法?文中画的句子用了什么写法?(2分)2、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7分)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用先后_的方法写的。第三自然段讲,用先再最后的方法写的。3、“粉身碎骨”在文中指;具体地讲:松树的树干;松树的;松树的脂液;松树的。(5分)4.用“V”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2分)5、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2分)⑴“它既不需要谁来施
8、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⑵“只耍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