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5902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能不能把大学办到县城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能不能把大学办到县城去? 中国的大学都建在城市,而且最好的大学建在最大的城市,而且大多数大学招生都向本地生源倾斜,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公平、不合理,特别是使农村居民难以分享应得的教育资源。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这个区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普通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全市的79%;每年考入高校的学生均在5000人以上,占全市高考录取人数的1/4以上;而且当地大学生录取分数线低于外省100分左右。 2006年3月26日《新京报》发表葛剑雄的文章《重点大学为什么要多招本地生》,解释了大学招生本地生源偏多的原因,就是这些
2、高校是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如果地方出了钱,却不能分享更多资源是不公平的。其实,对于没有大学的地方居民来说,我们连“共建”的机会都没有,还说什么公平不公平呢?3月31日,《新京报》又发表孟昌先生文章,认为国家应该取消地方“共建”机会,因而取消招生向本地倾斜的机会。我认为,这一建议仍然是不彻底的。高校本地生源偏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问题在于合理布局大学的校址,才能根本解决问题。笔者设想,如果我国的大学能够办到各地的县城,将会怎么样呢? 根据2003年的统计,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552所,平均在校生7143人。同时,我国有县级行政区划2861个。也就是说,如果高校都办在县城,
3、每两个县级行政区划就拥有一所高等学校,拥有7000多名大学生!我相信,即使这些人才一个也不为当地所用,情况也会完全不一样的。 把现有的大学搬到县城,使每两个县拥有一所大学,这是不现实的,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方向、一个目标。 大学集中在城市,特别是过度集中在某一些城市、某些城市的某些区域,这种布局不仅不合理、不公平,人才过度密集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其次,大学生集中在城市或者城市的某些区域,不仅十分不利于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而很容易造成脱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当下,不少地方的省城或其他大城市都在建设所谓的“大学城”,似乎都在致力于复制北京市海淀区。毛泽东曾经
4、说过农业大学办在城里是见鬼,或许,所有大学都集中在城市甚至城市的某些区域,才是最大的“见鬼”。 同时,中国的大学远离农村,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体制对中国农村的伤害。不仅使大学远离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人为地加深了城乡社会的隔阂,使城市文化脱离农村社会而滋生腐朽没落的贵族意识,也使农村社会得不到现代教育应有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扩大了城乡社会的差距,加深了城乡社会的矛盾。设想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时候,就能够有意识地把高校分散到像县城这样的小城市去,那么,大学本身可以直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且不说中国会不会有一个“三农”问题,至少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容
5、易得多。 历史不能假设,但未来是可以设计的。笔者建议,第一,将要新办的所有大学,必须在县城选址,并且把招生的生源偏向于本地;第二,正在建设和尚未上马的“大学城”,应当立即停止实施,把它们扩散到农村地区去,并且把招生的生源偏向于本地;第三,国家应在宏观政策上引导和调控有实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到农村地区去建设分校,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农业、教育、医疗等专业院校;第四,国家应制定政策,停止高等院校在城市里扩建校园、校区,要扩就扩到农村地区。 检察日报·蔡永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