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习题教学要转变“多”的方向——以一

[教学论文]习题教学要转变“多”的方向——以一

ID:2425811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教学论文]习题教学要转变“多”的方向——以一_第1页
[教学论文]习题教学要转变“多”的方向——以一_第2页
[教学论文]习题教学要转变“多”的方向——以一_第3页
[教学论文]习题教学要转变“多”的方向——以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习题教学要转变“多”的方向——以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论文]习题教学要转变“多”的方向——以一摘要:习题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题海战术”的现状和负担,倡导习题教学中通过多问、多解、多变、多联等手段,摒弃多讲、多练的旧习惯,从而降低习题教学的“无用功”,提高效率,提升学生在习题训练中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习题;多问;多解;多变;多联习题教学有利于学生巩固对知识类型的知觉识别,对命题知识的逻辑推理,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例题得到确定目标、做出计划的策略知识。习题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必须钻研和熟悉课标和教材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严密

2、设计习题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笔者认为,要搞好习题教学,应该以“多”取胜,即多问、多解、多变、多联,从而摒弃“题海战术”带来的负担。现以一道推断题为例加以分析与说明。[例题]A、B、C、D4种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图1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请推断A、B、C、D。1“多问”一题多问,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例题所给的信息虽然简单,但实际上是一道综合性和开放性很强的推断题,D在A→B→C的连续变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变化的类型和D的性

3、质及分类入手设置一题多问:先从物质的变化类型进行分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再根据D的性质分为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还可以继续根据D的物质类型进行限制,从而产生更多的问题(图1)。由图2所示,可以设置以下4个问题:若以上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①D为非金属;②D为金属。若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③D为酸性气体;④D为碱。可见,这只是图2中9个问题中的4个,但也兼顾了4类基本的变化规律。(作文网zg、Al、Fe、Cu、C、Si、N、P、O、S、Cl、Br等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结合题意分析得出可能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一解题途径

4、可以让学生全面有序地回顾中学化学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但是仅以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在无机物“海洋”中“扫描”和“核对”,其思维拓展水平较低,其解题手段也还不够简约。因此还需要寻找更好的解题方法。[解法2]根据D的性质特点(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得出如下4种类型(表1)。表1根据D的性质特点分析转化关系题号反应类型D的性质A→B→C的转化类型A的性质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获取电子)连续氧化反应还原性(分步失去电子)②还原性(提供电子)连续还原反应氧化性(分步得到电子)③非氧化还原反应酸性(提供质子)连续酸化过程碱性(分步得到

5、质子)④碱性(获取质子)连续碱化过程酸性(分步失去质子)这一解题途径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题目的关键是“连续反应”和“归中反应”。因此,也可以从“连续”入手分析反应特征,然后以“归中”判断结论是否正确。2.2设置多种解题结果一道开放性强的题目往往有多种解题结果,这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及时归纳与整理所学知识,以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习惯,同时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倘若对D的分类不作要求,中学阶段就有如下多种参考答案(以A→B→C[D]的形式表示):①C→CO→CO2[O2],NH3→N2→NO[O2],P→PCl3→PCl5[Cl2],S→SO2→SO3[O2]

6、,H2S→S→SO2[O2],H2S→SO2→SO3[O2],Fe→Fe2+→Fe3+[HNO3],Na→Na2O→Na2O2[O2];②Cl2→FeCl3→FeCl2[Fe],Fe3+→Fe2+→Fe[Zn],Cl2→PCl5→PCl3[P],O2→CO2→CO[C],O2→SO2→S[H2S];③AlO2-→Al(OH)3→Al3+[H+],CO32-→HCO3-→CO2[H+],SO32-→HSO3-→SO2[H+],S2-→HS-→H2S[H+],OH-(NH3•H2O)→CO32-→HCO3-[CO2],OH-(NH3R

7、26;H2O)→SO32-→HSO3-[SO2];④Al3+→Al(OH)3→AlO2-[OH-],CO2→HCO3-→CO32-[OH-(NH3•H2O)],SO2→HSO3-→SO32-[OH-(NH3•H2O)],H2S→HS-→S2-[OH-(NH3•H2O)],H3PO4→H2PO4-→HPO42-[OH-(NH3•H2O)]。(转载自z].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7~98(转载自fw.nseac.)[2]丁玉明.一道无机推断题的综合解析[J].化学教育,2007,28(3):41

8、[3]林海斌,林赛霞.对《一道无机推断题的综合解析》的讨论[J].化学教育,2008,29(3):42~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